萊比錫大會戰是拿破侖戰爭中的一場決定性會戰,于1813年10月發生在萊比錫城下,參加會戰的有眾多不同的民族軍隊,因此,又被稱作萊比錫民族大會戰。
自從拿破侖1812年征俄失敗后,拿破侖戰爭的全部性質遂為之一變。在此以前,除了在西班牙以外,與拿破侖相對抗的都是一些歐洲舊王室;自此以后,對抗他的則是被喚醒了民族精神的各族民眾了。
法國大革命曾喚醒法蘭西的民族精神,使法國人民獲得自信自強的精神。而到了1813年,由于法國征服了歐洲的大部分,也就把民族精神的種子播種到了其所征服的地區,并由此點燃了整個歐洲大陸。
萊比錫大會戰之所以被稱之為“民族的大會戰”,不僅是因為參加會戰的民族軍隊眾多,更是因為一個新的民族主義的歐洲就是從這次會戰中產生出來的。
1812年,拿破侖的征俄戰爭遭到慘敗。1813年2月26日,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與俄國簽訂了一個攻守同盟條約。3月13日,條約正式公布,普魯士同時對法國宣戰。
耶拿會戰使普魯士從一個封建國家變成了半自由的國家,普魯士陸軍也從此進行了改革。普魯士廢除了奴隸制,軍隊吸收具有愛國心的民眾參加,目的是要建立一支真正的民族性的軍隊。
自從宣戰之后,在普魯士境內即開始掀起了一場激烈的反對法軍的狂潮。普魯士政府宣布采取全國皆兵的辦法。凡是不加入正規陸軍和國民兵的人,也都應該采用針對敵方交通線和后方進行破壞的方式,以支援陸軍的行動。
普魯士民眾使用自己所有的一切工具。阻撓法軍的行軍,切斷他們的補給,殺害他們的散兵游勇。在敵人的進軍路線上實行焦土抗戰,一切糧食都加以銷毀,磨坊、橋梁和船舶都全部予以焚毀,村落也應放棄,民眾都躲在森林和山地中去避難。
這也正是1792年法國大革命后情形的重演。
1813年3月3日--1814年5月30日期間,由大英帝國、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西班牙帝國、葡萄牙王國、撒丁王國、西西里王國等國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
這時,法蘭西也變成了一個大兵工廠,拿破侖在四個月內完成了一支新軍的組建。到四月中旬,拿破侖已經準備妥當,可以一戰了。當時,拿破侖統率有官兵22.6萬人,火炮457門,分別組成“美因軍團”和“易北”軍團。
大軍團的炮兵還是極優秀的。但騎兵的數量和質量都不夠水準,到了4月間,人數只不過1﹒5萬人,而且,其中只有一半能夠作戰。
過去拿破侖一向總是采取攻勢,像雷霆一樣使用他的兵力。但到了1813年,他卻被迫采取守勢,而戰場上的居民又具有強烈敵意的。迫使他不得不用較多的兵力來防護交通線、倉庫和橋頭陣地等,而且,也使他更難以收集情報;同時,又因為缺乏輕騎兵,又加劇了這個困難。
呂岑會戰和包岑會戰后,經過1813年6-8月的短時間停戰,法軍與反法聯軍開始了秋季戰役。8月27日,法軍在德累斯頓告捷,但由于奧地利帝國和瑞典王國加入反法同盟,法軍被迫撤退。
至9月底,拿破侖還可以在戰場上集中25.6萬人和784門大炮,不過其中有許多是未經訓練的新兵。
在法軍北面是由普魯士布呂歇爾率領的西里西亞軍團和貝納多特(瑞典王儲,原法國元帥)率領的瑞典北路軍團14萬人的聯軍,南面是施瓦岑貝格率領的奧地利波西米亞軍團18萬人。由于拿破侖占據著內線優勢,如能集中兵力擊破其中一路,再及其余,確有將他們各個擊破的希望。
但聯軍也充分發揮了外線優勢,極力避免與拿破侖直接交戰。一旦拿破侖來到前線的風聲傳來,對面的聯軍便立刻后撤,令其無機可乘。而一旦拿破侖離開,聯軍就開始進攻,狠揍拿破侖手下的元帥們。
10月3日,普魯士將領布呂歇爾統率西里西亞軍團渡過易北河后,形成對法軍的包圍。為阻止反法聯軍的會合,拿破侖集結法軍及萊茵聯邦的軍隊約20萬人軍于萊比錫,將對陣由俄國、奧地利、普魯士、瑞典組成的聯軍約30萬人。
由于拿破侖不愿放棄德累斯頓,再加上低估了北面聯軍的兵力,導致法軍沒有集中所有兵力。10月8日,拿破侖集中15萬人的兵力,在萊比錫以東的武爾岑布陣。
10月10日,布呂歇爾與貝納多特在哈雷附近會合。10月13日施瓦岑貝格接到布呂歇爾的通信:“現在三個軍團是如此地接近,若是能夠同時向敵人集中兵力之點進攻,則可能一舉將敵擊潰。”
聯軍的攻擊計劃是由施瓦岑貝格所擬定的,并由沙皇加以修正,其內容如下:
當布呂歇爾率領5.4萬人向萊比錫的西北面前進時,另外有三支兵力分別從西面和南面向該城進攻。格萊(Gyulai)率領1.9萬人攻擊林地勞,并切斷法軍的交通線;米爾費爾德(Meerveldt)率領2.8萬人從柴溫考向北前進,達到普萊西與艾爾斯特兩河之間的地區;維特根斯坦率領著9.6萬人從左翼在普萊西河上,負責攻擊繆拉于10月14日所占領的陣地,它的中央位置在瓦豪。
這種廣泛的兵力分布結果形成了四個獨自的戰斗,在北面為莫克恩(Mockem)和林地勞的戰斗,在南面為多里茲(DoLitz)和瓦豪的戰斗。
10月14日正午時,拿破侖達到了萊比錫,從那里他可以聽到繆拉所部從南方傳來的炮聲。那一天在里貝特烏爾克維茲(Liebertwolkwitz)曾經發生了這場戰役中最大的騎兵戰斗,但并無決定性的結果。
15日的上午,由繆拉陪伴著,拿破侖視察了整個戰場,到了夜幕低垂時,法軍的部署大致如下所述:
第四軍(貝特朗)在歐提茲希(Eutritzsch),第六軍(馬蒙特)在林登沙(Lindenthal),第八軍(波尼亞沃夫斯基)在麥克里堡(Markkleeberg)和杜森(Dosen),第二軍(維克托)在瓦豪(Wachau),第五軍(勞里斯東)在里貝特烏爾克維茲,第九軍(奧熱羅)在朱克爾豪森(Zuckel-hansen),第三軍(索漢[Souham])在莫考(Mokau)和杜本,第十一軍(麥克唐納)在陶哈,第七軍(雷尼耶)在杜本。
近衛軍作為總預備隊,位置在勞德尼茲(Reudnitz)和克羅頓多夫(Crottendorf)。第五騎兵軍(雷里提耶)在南段正面的右方,第一和第四兩個騎兵軍(拉托爾和克勒曼)在中央的后方,而第二騎兵軍(希巴斯坦尼[Sebastaini])則在其左面。
16日上午7時,拿破侖指示馬蒙特把他的軍移到萊比錫與里李貝特吳爾克維茨中間點上的位置。雖然前一在夜里,馬蒙特從林登沙的教堂尖塔上清楚看到遠處布呂歇爾所率西里西亞軍團的營火,但他還是機械地執行轉移命令。
當他剛開始行動后,布呂歇爾的前衛與法軍前哨發生戰斗,并驅逐了法軍。馬蒙特認清了形勢,于是回過身來在莫克恩和艾爾斯特河之間組織防御,同時,向負責北面戰線的奈伊元帥求救。
雖然奈伊打算派出貝特朗第四軍的兵力增援馬蒙特,但就在這時,林地勞遭到格萊的優勢兵力攻擊,由于林地勞的橋梁對于法軍全軍西撤至關重要,因此,貝特朗遂立即趕往應援,并擊退了格萊。
在莫克恩,馬蒙特受到了普軍的猛烈攻擊,這個村落曾經一再地易手,但是最后到了下午5時,在損失了其兵力的三分之一以后,普軍終于在該村中站穩了腳跟,于是馬蒙特退向哥里斯(Gohlis)和歐提茲希。
在南線,16日日出后不久,拿破侖與繆拉一同騎馬到了加爾根堡。這個上午寒冷而陰雨,地面上蓋著一層厚霧。到了9時,霧才開始消散。于是三聲炮響表示聯軍開始攻擊了。接著雙方開始了猛烈的炮擊,持續了五個小時。
在炮兵掩護之下,聯軍分為四個縱隊,采取寬廣正面進攻隊形,這是一個致命的兵力分配,因為彼此都看不清楚,所以他們的攻擊是毫無協調的。其中,維滕貝格的尤金前進到了瓦豪,在那里發生了激烈的肉搏戰,直到上午11時為止。最后,他的人員還是被法軍逐出了該村。反法聯軍占領瓦豪的企圖未獲成功,其余三路均被法軍擊退。
上午11時,法軍的戰場部署大致如下所述:
波尼亞沃夫斯基守住了麥克里堡、孔尼維茲(Connewitz)和多里茲。奧熱羅在杜森支援他。維克托扼守瓦豪,勞里斯東扼守李貝特吳爾克維茲,莫爾捷和奧地諾各指揮兩師青年近衛軍充作預備隊。老近衛軍則在加爾根堡的后方,而麥克唐納則在何爾茲豪森(Holzhausen)等待馬蒙特的到達。此時,德勞特已經奉命在瓦豪與李貝特吳爾克維茲之間集中150門火炮,以準備作決定性的攻擊。
拿破侖的意圖是想要用他的全部騎兵(扣除希巴斯坦尼的軍),在萊比錫南面久爾登哥沙(Culdengossa)地區突破敵軍的中央部分,然后趁著混亂之際用步兵縱隊來進行攻擊。此時麥克唐納和跟在后面的索漢,就打擊在聯軍的右翼上面,把他們向已經碎裂的中央逼去。
下午2時,拿破侖開始反攻。在炮兵掩護之下,繆拉領導著騎兵1萬到1.2萬人直沖向前,步兵則集中他們的后方。麥克唐納則進軍賽費爾特向(Seif-fertshayn)。
最初繆拉橫掃著他前面一切的東西,所向披靡,一連沖散了兩營步兵并俘獲26門火炮。假使步兵能夠立即跟在馬蹄后面前進,則這一場會戰可能取得勝利。
但是,正在這個緊要關頭上,突然聽到北方遠處有轟然的聲音。貝爾蒂埃認為是遠處的雷鳴,可是拿破侖卻立即認清了這是炮聲。他轉過了馬頭向莫克恩方向飛奔而去。可是在瓦豪方面,此時卻正需要他個人在場督戰,他一走之后,一切就都喪失了重心。法軍的攻勢遂為聯軍所阻。
拿破侖將被俘的米爾費爾德將軍(奧斯特里茨會戰后,聯軍的停戰請求就是由他交給拿破侖的)送回聯軍司令部,并請他轉達談判休戰的建議,但遭到聯軍拒絕。
17日凌晨,拿破侖在繆拉的陪同下巡視戰場。繆拉說,自博羅季諾戰役以來,還沒有見過這么多戰死的人。法軍陷在聯軍的三面包圍之中,地域越來越小,城里到處躺滿傷兵,在連綿的陰雨中,外籍士兵的牢騷聲已經隨處可聞。
10月17日,戰場上只有少數的零星戰斗,雙方都是準備明天的行動。此時,拿破侖手中仍然還集中有16萬人的兵力,若是能在10月17日出發向萊茵河上轉進,雖然這是自動放棄了日耳曼地區,卻毫無疑問,他仍然可以確保法國的東部疆界,這比起他以后在1814年的處境可以說是好太多了。但他一直等到10月18日凌晨,才真正打算實行退卻。這是一個致命的大錯誤。
俄軍和瑞典軍17日開始到達,聯軍人數大大增加。至18日,聯軍的兵力增到29.5萬人和1466門火炮,分為6個攻擊縱隊:希森洪堡(Hessen Homburs)親王攻擊羅斯尼格(Losnig),巴克萊攻擊普羅布偕達,本尼希森攻擊周克爾豪森、何爾茲豪森,布呂歇爾攻擊萊比錫的東北面,格萊攻擊林地勞,貝納多特則在本尼希森與布呂歇爾之間。聯軍集中兵力攻擊萊比錫外圍。
上午8時,戰斗打響,直到下午2時為止,法軍的前哨還只是緩緩地被逐退,聯軍極其小心地前進。
下午2時,在南部戰線中央的羅斯尼格周圍發生了激烈的戰斗,但是奧熱羅和波尼亞沃夫斯基仍然堅守孔尼維茲;而在普羅布偕達,維克托在勞里斯東的支援之下,也一再地逐退巴克萊的縱隊。巴克萊一再地突擊,都不能成功,改取守勢。本尼希森因為數量上遠比麥克唐納占優勢,經過了激烈的戰斗之后,占領了何爾茲豪森和周克爾豪森。他再前進又占領了柴維勞恩多夫,但是在斯托特里茲還是被逐退了。
貝納多特終于在本尼希森的右方出現,下午3時,二人合力又攻下了萊比錫東面的莫爾考(Molkau)。此后,萊茵聯邦的兩個薩克森步兵旅和一個野戰炮兵連投向反法聯軍。
雖然萊比錫南面的孔尼維茲、普羅布偕達和斯托特里茲三個據點仍在堅守之中,可是到了傍晚時,其他各點上的法軍都已經被迫退到了萊比錫的城郊了。
當10月18日的戰斗停止時,聯軍還是不曾獲得決定性的戰果。法軍仍守著從孔尼維茲到普羅布偕達、斯托特里茲、克羅頓多夫、勞德尼茲一直抵達萊比錫城北的環形陣地,而在西面,拿破侖的退卻線也還是暢通無阻。
19日早晨,拿破侖率軍從林地勞橋開始向萊比錫西面的林德瑙方向撤退,留在萊比錫阻擊的法軍和波蘭軍隊在絕望之中,仍然死戰不休。
由于埃爾斯特河上的橋梁被過早地炸毀了,法軍后衛及傷員被困在萊比錫城中,萊比錫最終落入反法聯軍手中。麥克唐納、波尼亞沃夫斯基和許多的官兵都紛紛跳入河中。麥克唐納僥幸到達了西岸,而那位英勇善戰、剛剛在戰場上晉升法國元帥的波蘭親王卻不幸淹死了。不久以后,在艾爾斯特河東岸上的戰斗就以法軍全面投降而結束了。
10月20日,逃出戰場的法軍主力在魏森費爾斯渡過了薩勒河,10月23日進入了愛爾福特,在那里一直停留到10月26日以補充他們的給養。
在愛爾福特,拿破侖知道吳芮德親王已經率領了4萬名巴伐利亞部隊在漢瑙(Hanau)擋住了他的退路。他一點都不在乎,領兵直向吳芮德前進,在10月28日到31日之間,把吳芮德所部擊得慘敗,使其損失在9000人以上。
拿破侖一直通過法蘭克福前進,于11月2日達到了馬因斯。他在那里停留到11月7日為止,然后再返回巴黎,于11月9日達到了圣克勞德。兩天之后,圣西爾在德累斯頓投降。這場戰役就此告一結束。
10月18日的損失數字并無確實的統計,可能雙方都在2.5萬人左右。在10月16日到19日之間,聯軍的死傷總數估計約為5.4萬人,而法軍則為3.8萬人,若是把俘虜、醫院中的傷病員和逃亡者都計算在內,這個數字可能要加倍。
聯軍所獲得的戰利品十分的可觀,包括28面軍旗、325門火炮、900輛彈藥車和4萬枝步槍。在法國的統兵大將中,有6個戰死了,12個負傷,將官被俘者共36人。
此外,在10月18日那一天,法軍一共發射了9.5萬顆炮彈,而在10月16日到19日之間,又再加上20萬顆。在10月19日,法軍炮兵所余留的炮彈只有1.6萬顆了。
拿破侖在萊比錫大會戰中,還是第一次失去了一場決定性的會戰。這位法蘭西統帥在歐洲中心地帶、于眾目睽睽之下被他的敵人擊敗了。
這一次拿破侖敗的一點借口都沒有,既沒有波蘭的爛泥,也沒有俄羅斯的嚴冬。他輸掉了第二個“特拉法爾加”之戰,這次是在陸上。他的主動權已經喪失了,他的元氣永遠無法恢復了。
聯軍的勝利在歐洲史上點燃了一盞新的燭光。勝利之前與勝利之后,是完全兩種局面。歐洲大陸上到處都是一片歡呼聲,正好像李班多之戰(歐洲聯軍艦隊戰勝土耳其艦隊)以后的情形一樣,到處都展開了反對拿破侖的激烈宣傳。
這個“民族的大會戰”還具有更深遠的影響,這是英國體系的勝利,近代的普魯士從此興起,而法國開始衰退。此外,它也顯示個別國家之間的斗爭已經逐漸成為過去,不久即將為世界性戰爭所取代。
歐洲已經不再是一盤散沙,許多種族都已經團結起來而形成了一個結晶化的民族國家,它們將各自分道揚鑣。
在耶拿會戰中,拿破侖不僅毀滅了一個封建性的陸軍,而且也肅清了封建觀念的最后一點余孽。從這些灰燼之中,卻產生了新的民族性陸軍,終于在萊比錫大會戰中把他自己擊敗了。近代歐洲從此脫掉了中世紀的蛻殼。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