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俄羅斯那邊稍有風吹草動,歐洲的神經就立刻繃成鋼絲繩。這恐俄癥,真不是今年才流行起來的感冒,而是盤踞在歐洲人心底四百年的慢性病。
這就好比你家鄰居要是隔三差五就扛著大錘在你院子邊上比劃、壘墻圈地,你會不會覺得害怕,而歐洲看俄羅斯,心態就是這么回事。
如果你仔細研究過俄羅斯歷史,會發現這個國家和平更像是中場休息。從1547年伊凡雷帝加冕沙皇開始算,約90%的時間里,俄羅斯不是在擴張領土的路上,就是忙著消化剛吞下的地盤。
1547年,伊凡雷帝加冕沙皇時,俄羅斯版圖只有大約280萬平方公里。到了1914年,羅曼諾夫王朝落幕的時候,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讓歐洲恐怖2280萬平方公里。
400年間,俄羅斯不知疲倦般的擴張了1700萬平方公里。這是個什么概念呢,相當于俄羅斯一口氣生吞了 近20個德國,平均每天開疆擴土超過100平方公里。
當初彼得大帝一邊勒緊褲子節衣縮食,一邊強征農奴在沼澤地里造出歐洲大門的圣彼得堡。而直到現在俄羅斯這追求戰略縱深的執念,穿越了世紀依舊沒變。
2024年格魯吉亞軍事演習規模異常擴大、白俄邊境狀況頻發,以及愈演愈烈,3年多過去了,依舊深陷戰爭泥潭的俄烏沖突,即使被西方一眾國家制裁,俄羅斯GDP一度大幅滑坡,軍工產能不斷吃緊,俄羅斯也從沒有想過停下。
這效率,這能力,這刻在骨子里的不死不休的戰斗基因,難怪歐洲會患上恐俄癥。
而除了俄羅斯骨子里自帶的擴張主義外,俄羅斯的能源力量,對歐洲一眾國家來說,也是難以忽視的鎖鏈。俄羅斯堪稱地球級的能源倉庫。我們先來看幾組有代表性的是數據。
俄羅斯的天然氣儲量占全球27%,探明儲量約37.4萬億立方米,位列全球第一,相當于歐洲年消費量的80倍以上,可滿足全球50年需求。俄羅斯擁有的全球最龐大管網系統,如北溪1/2、西伯利亞力量、"土耳其溪",直接綁定歐洲能源安全
而俄羅斯的石油是全球前三儲量國,占全球已探明石油儲量的6%,擁有著西西伯利亞、烏拉爾-伏爾加區等巨型油田群支撐產能。其中友誼管道直通中歐煉油廠,年輸油量1億噸。
至于煤炭的話是全球第二儲量國,約1620億噸,占全球15%,集中在庫茲巴斯盆地。還擁有全球第四鈾儲量,約40萬噸,核電站燃料自給率達85%,為歐洲提供1/6核電燃料。
“離了俄羅斯,你們的爐灶還能燒熱嗎?”普京曾經的調侃如今已成為歐洲的切膚體驗。2025年雖已部分解綁,北溪管道爆破的余波仍在撕裂歐盟的能源格局。
數據顯示,某些中東歐國家對俄天然氣依賴比例仍高達30%以上。德國的能源轉型堪稱背水一戰,然而高昂成本層層轉嫁,普通家庭的取暖費單都是一筆難以承擔的開銷。
更別說從其它國家繞道運過來的替代能源,這其中增加的物流成本與生產賬單,是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不愿意去承受的。
所以這些歐洲國家就算知道俄羅斯現在不會輕易擴張,但還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恐俄癥。甚至還要時不時聚在一起壯個膽。
2025年5月26日至6月9日,美國歐洲司令部和12個北約成員國及7個伙伴國共同舉行了2025年北約“防衛者”演習,主戰場覆蓋8個東南歐國家,其中阿爾巴尼亞和科索沃為重點演練區。
而這次演習意圖之一也很簡單明了,針對俄羅斯及潛在威脅,測試多域作戰能力,包括陸海空、網絡、電子戰及后勤支援體系。
當時北約秘書長那句“集體防御非口號”,字字都透著一股得準備好應付老朋友的弦外之音,恐俄癥怎么都掩蓋不住。
而這種防備背后,是俄羅斯歷史上不停擴張帶來的條件反射,也是歐洲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因為他們知道毛熊可能會沉睡,但從來不曾離開!
參考資料: 劍橋大學歷史系數據庫:俄羅斯帝國疆域演變:1547-1917 歐洲地緣變遷中的俄羅斯擴張模式:牛津地緣政治研究中心 歐洲統計局:2025年Q2成員國能源進口結構報告 紀錄片:《雙頭鷹的陰影:歐洲恐俄癥溯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