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一場南昌中考,給了80%的家長重拳一擊。
當作為家長的你還在磨拳擦掌關注今年是50%還是70%的普高升學率的時候,今年的中考分數線會讓你深刻、清晰地看到:即使考到700+,和你同分的孩子也是多如牛毛。700+的孩子,今年若沒有均衡,是上不了紅二、蘇二和師大附中的。
700+的孩子,可能因為一個一分之差,就要從頭部學校一路滑檔到三、四,甚至第五個志愿;
700+的孩子,可能因為為了進二中的重點班,進行三聯報,想著絕對穩上蘇二、紅二,結果卻拿著700分的成績直接和640分左右靠均衡的孩子一路被滑入了贛二甚至立德;
700+的孩子,可能因為一個保底學校沒有填,當你覺得絕對不可能會滑檔到南大,自信滿滿地沒有填寫保底志愿,結果卻面臨補錄或復讀慘痛的代價;
680+、690+原本按去年分數線+均衡志愿可以穩上南昌三中、南大附中,雙報可以進重點班的孩子,在今年,估計連一中、19中都上不了,只能滑檔到十中的平行班,甚至,有的沒有認真填寫后續保底志愿,而進入了壓根沒有想過的二類高中。
甚至,有的家長因為只是一心關心著分數、名校,卻忘記了中考志愿填報的三查八對,導致700+高分填錯了志愿。
今年分數線一出來,有小部分家長因為接受不了現實,有的甚至選擇了撥打政府熱線投訴,有的說要前往教育局討說法。但最終都不了了之。畢竟,這和教育局有半毛錢關系呢?
甚至謠傳聽說,有個孩子因為接受不了中考的分數線,直接當場選擇了跳樓。(當然,這件事情的真實性僅為謠傳,無從查證事件真偽)
因為家長接受不了的原因有四:
1、600—700左右的孩子,平均直接滑檔5-10個志愿;因為,每家一類公立學校的分數線平均上漲了10-30分;今年的分數線超出了歷史5年分數線的新高。連從未到達過700分的南昌中學,今年分數線都在701分;
2、大多數的主播、中招平臺都在預測今年分數線會上下浮動2分左右。畢竟,今年的語文卷、數學卷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改卷有的孩子還是會反應扣分比往年嚴重,英語聽力開場有點聽不清;有些家長去復分后,并沒有任何變動;
3、今年有2000+甚至更多的孩子拿下了700+以上的高分,而私立學校又取消均衡生,公立錄取的名額留給均衡生居多,留給統招生的機會下降,就導致了倒金三角的存在。大量700+左右、690、680分的孩子因為對于分數線的預估不準,滑檔嚴重;
4、今年國家為了增加普高的錄取率,所以私立學校、二類普高學校的分數線反而下降嚴重,加上均衡生,讓原本可能上二類普高都有困難的學生,因為均衡的原因,幸運地和一類頭部滑檔嚴重的高分生,可能出現在同一所學校;
5、在670-700分區間的孩子家長,因為過度依賴零模、一模、二模的考試成績和中招會、主播的預測,導致盲目自信,沒有深度去逐一分析保底志愿,甚至有的家長在填寫保底志愿的時候,沒有和孩子進行充分溝通。有很多保底志愿是亂填,甚至是不填的。等到今年直接滑檔的時候,家長孩子都被震驚了,有的發現學校填錯了,因為沒有核對代碼;有的發現學校地址離家十萬八千里,有的發現學校的預期和內心預期完全不符,考前也沒有做調研。就導致了心理落差相差甚大。
尤其在質問教育考試院的家長,都沒有發現一個關鍵的問題:今年的分數,是教育局故意為之,還是家長自己把分數卷高了了呢?
就像我們看到一條很有意思的靈魂拷問:“如果人人都考0分,那人家教育局就不可能每年都在不斷地改版材料、就不可能每年都在雙減,就不可能每年都要不斷地提升分數線。但總是有那么一兩個人,總是為了想要拿NO1,要多考那么一兩分,當發現了補課機構這個潘多拉魔盒,就不斷地去內卷。而內卷的結果,是高分扎堆,中分受累,低分無所謂。
原本,大家都是靠著人腦去上課,總是有人要違反規定去帶裝備人機合一,不得不讓所有同質分的家長、孩子都人機合一,但是其實,學校錄取多少個學生的數量是不會變的,每個學校都想雨露均沾是不分會變的,會變的,就是國家不得不抬高學習的難度,選拔所謂人才的難度。但其實,也并不是什么真的人才,都是補課補上去的。畢竟自學上分或靠天賦的孩子還是比較少,當然也有。
你也別相信什么所謂直升班的孩子有多么天賦異稟,今年靠均衡進入師大、二中的孩子有多么幸運無敵。所謂的直升班,不過是學校為了留住掐尖生的手段而已,而真正靠均衡進入頭部學校平行班的孩子,可能這一時可以得到的是鄰里的夸獎和羨慕,但進入的是永無天日的被卷、被壓在底部,連喘息都多余的無力感。”
所以,這事你怪教育局?你怪國家?我真的覺得挺無語的。這就是家長自己作繭自縛的后果。
說穿了,還是家長的勝負欲在作怪。
就像今年很多去了頭部學校的家長,表面上看是贏了,又省了錢,但是有些家長回頭一算,又開始糾結了:
高中是走讀好,還是住校好?
高中是讀私立好,還是讀公立好?
高中是去讀頭部學校的平行班好,還是頭部下一所學校的重點班好?
其實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當你在笑別人家孩子讀私立浪費錢的時候,或許私立的家長又笑你沒有遠見,給你算一筆賬:
租房子一個月800-2000,加上水電費、網費、七七八八,一年也要1-2萬;
陪讀孩子,又要把工作辭了,或減少工作量,更是得不償失;
甚至有的家長,為了陪讀孩子,不得不夫妻兩地分居,導致中考高考結束后離婚高潮、或面臨外遇、信任危機……
就試問你,到底哪個才更值,也許只有當事人才更清楚吧。
而有些孩子,如果因為住校產生的心理壓力無法第一時間和家長溝通,患上心理問題的概率會更大。
當你在嘲笑別人沒有均衡上頭部的學校,別的家長卻在笑你只上了一個滿地煙頭的平行班。
其實,中考的背后,其實大多數的孩子是無所謂的。只有家長像掉了魂一樣的焦慮……
你只要去認真觀察一下,出分前后的凌晨四點,是誰守在電腦前等著出分;
分數線一出,哭到泣不成聲的大多是孩子還是家長的時候,你就一目了然了。
2025年,要給南昌的教育院點贊,這場考試,考得不光僅僅是分數,照顧到更多中等的孩子均衡上了頭部學校,讓學生的資源陽光分班,更是考到了家長和孩子的溝通配合能力,以及家長對于分數的認知力。
在這個年代,還希望所有的家長,都要去接受:我們的孩子,或許可能終將都是一個普通的孩子。
即使是700+的孩子,也不必羨慕,你去看看這些孩子從幼兒園報的班,小學上的私立,初中上的培優,高中上的580元的一對一,你一點也不會去羨慕這些沒有童年,只有每天面對書本的孩子苦逼甚至未來渴望自由的人生。
或許,我們都要去接受:中考、高考,再也不會是逆天改命的事情。人生很長,只有源源不斷地終身學習,不過度內卷,跟著孩子自己的步調,也一樣會迎來適合他的春天。
畢竟,你現在再多努力的補課,孩子多勤奮自律,和頭部學校高分的孩子,也不過是1分、2分的差距。為什么要為了那個沒有明天的1分、2分而讓自己和孩子沒苦硬吃?
因為就算卷完中考,高中更內卷的三年在等著你,大學的因為沒有作好規劃的天坑專業在等著你,職場的潛規則和人情世故在迎接著你。
所以,人生,別焦慮,別內卷。
家長,要充分地多去聆聽孩子的心聲,做到和孩子充分的溝通,不要因為一時成績的好壞就去判定孩子的終身,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真正的卷王,不應該是砸錢上私立、補課,而應該是家長要有一顆寵辱不驚、佛系的心態去迎接孩子人生轉折的每一次潮起潮落,享受陪伴孩子讀書的快樂,這才是教育賦予每一個家長和孩子的真正意義。
作者:心理咨詢師紅衫倩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