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間,無錫崇安寺的山門口,有一個擺素面攤的小老板,小名叫阿度。那時崇安寺里香火很盛,阿度會動腦筋,在素面上蓋些生麩皮做的交頭。素面格外好吃,因此生意蠻興隆。勿曾想,阿度喜歡賭錢,賭到臨了,把個攤子都給輸光了。老婆跟著人家跑了,孩子在一場病中死了。
生麩
阿度走投無路,崇安寺里的老方丈靜慧和尚收留了他。讓他留在伙房當個燒飯和尚。還對他下一條戒律--今后再也不準賭錢。把他隨身帶的骰子也收了去。誰知阿度惡習難改,一有機會,就背著靜慧和尚賭起錢來。沒有賭具,他就用曬干的生麩刻了一副骰子。
有一天,趁老方丈困著了,他又偷偷約了幾個小和尚,躲進后院大悲樓里,蹲在長命燈底下,圍坐在蒲團上扔骰子了。大家賭得高興,把老方丈吵醒了。他推開大悲樓門,沖上去一把搶過骰子,向觀音菩薩面前那盞清油長命燈里一扔。罵了幾句,怒沖沖地走了。那些小和尚都嚇得溜走了,大悲樓里只剩下阿度一個人在呆呆發愣。就在這時,長命燈里卻傳出了嗤嗤的響聲,四顆生麩做的骰子在清油燈里竟炸成了幾個大氣泡泡。阿度想想可惜,就用夾燈花的長竹筷子一個個將它們從清油燈里撈出來,放在供桌上的盤子里。
這一夜,阿度就躺在大悲樓里的蒲團上睡著了。朦朧里,他聽見供桌上有瑟瑟索索的響聲,睜開跟來一看,呵!幾只大老鼠正在你搶我奪,啃他的生麩泡泡,阿度一拍桌子,大吼一聲,"嘩啦"一響,把幾只老鼠都嚇跑了。這一來,倒觸動了阿度,他想:"老鼠專偷好食吃。旁邊的供桌上堆著糕團糕餅,它們不去偷,獨獨專搶我的生麩泡泡吃?必定是好吃的東西。"他便不管三七二十一,順手撿起那兩只生麩泡泡往嘴里塞。哈!味道好極了!又香又脆。真想勿到這油炸生麩泡泡還這樣好吃呢。
清水油面筋
從此,阿度每天背著老方丈暗地里拿些麩皮做成小丸子,丟進清油長明燈里去炸,不光自家吃,還讓寺里的小和尚們也都嘗嘗?! ?/p>
有一天,寺外的那幫窮朋友偷偷跑到寺里來,又想約阿度去賭錢。阿度想:賭錢害人,這樁事情再不能去做了,還是炸些生麩泡泡讓他們嘗嘗味道吧!于是,他找來半罐子清油倒進鍋里,將它燒得沸沸發滾,然后拿出生麩切成小塊,丟進油鍋里去炸。大家看著,看著,忽見生麩越炸越大,都炸出個泡泡來,香味越炸越濃。到后來,鍋子里已經裝不下了,一只只泡泡在往外滾,阿度一邊自己撿著往嘴里塞,一邊告訴大家快撿起來吃。窮哥們出了娘胎還從未嘗過這樣好吃的東西。大家你搶我奪,燙嘴也不顧。正當大家吃得高興的時候, 忽然,老和尚來了。這一下可把阿度嚇呆了,趕快用身子將一籠生麩泡泡往正在燒交面的鍋子里一倒。
老和尚想:啥東西?他一個箭步沖過去,用勺子撈出來一看,怪事,泡泡全癟了!老和尚忙問阿度這是啥東西?阿度怕老方丈責怪,慌忙說:"不是葷的,這是生麩做的,也是素的。"說著就用手撿著往嘴里塞。老方丈看著,也用筷子挾了一只水淋淋的大泡泡,就往嘴里送!一吃,果然,香噴噴,酥悶悶,紉牽牽,肥篤篤,蠻好吃。老方丈嘗過味道,開口說道:"阿度??!這么好吃的面交頭,你是從哪里弄來的,它叫啥名堂?"阿度急中生智,隨口答道:"老方丈,這勿是面交,叫面筋,喏!人的身上有青筋,絲瓜里也有絲瓜筋,所以,過去我擺面攤頭的面粉里也是有筋的!你老喜歡吃,我天天來做?!?/p>
從此,老方丈要阿度天天燒一碗面筋吃。阿度就給他天天翻花樣:面筋炒三冬、面筋燒蘑菇、芙蓉面筋、蝴蝶面筋、面筋三絲湯、面筋四喜羹。后來,老方丈索性用它去接待上等貴客,充當送禮佳品,這樣,崇安寺里的清水油面筋和面筋阿度的名氣就越來越大。最后成為無錫獨有的地方土特產了。
面筋炒三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