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打到今天,戰火不僅沒熄,反而燒得更旺。
一邊是普京帶領俄羅斯寸步不讓,一邊是西方國家不斷加碼,把武器和資金源源不斷往烏克蘭塞。
可越是這樣,越讓人看清一個殘酷現實:在這場沖突里,烏克蘭不是贏家,更不是英雄,而是徹徹底底成了大國博弈下的“棋子”。
而最近爆出來的兩件事,再次把這種局勢擺到臺面上:一是歐洲打算組建所謂的“30國聯盟”,二是羅馬尼亞率先出兵,與俄軍在烏克蘭港口開打。
看似“支援烏克蘭”,背后卻暗藏西方自己的算盤,也正因此,普京的紅線,正在一步步被西方徹底碾碎。
30國聯盟背后的真實算盤
俄烏打了這么久,很多人心里都有個疑問,為什么西方國家,尤其是歐洲,非要拼命支持烏克蘭?真的是為了烏克蘭人民?還是另有隱情?
答案其實很簡單,烏克蘭對西方來說,是他們用來隔離俄羅斯的一道“防火墻”。
只要烏克蘭不倒下,俄羅斯的威懾就不會直接威脅到歐洲的家門口。這就是歐洲為什么死咬著烏克蘭不放的最核心原因。
近期西方在援烏上又出了新招,英國和法國帶頭,想搞一個“30國聯盟”。
從表面看,這個聯盟的旗號特別好聽,說是要支持烏克蘭、保證停火協議的落實、幫烏克蘭戰后重建。聽起來多冠冕堂皇!
可真相呢?一旦這30國聯盟成形,他們就能在戰爭結束后,堂而皇之把軍隊駐扎進烏克蘭。你想想,這和北約東擴有什么區別?這不就是換了馬甲繼續東擴嗎?
為什么普京當初要對烏克蘭動手?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北約不斷東擴,直接逼到俄羅斯家門口。
現在西方又想陳兵烏克蘭,對俄羅斯來說,這不只是戰術問題,而是赤裸裸的生死威脅。俄羅斯怎么可能吞得下這口氣?
更諷刺的是,西方這些國家一邊給烏克蘭送武器,另一邊又在打小算盤,想著戰后怎么分烏克蘭的地盤、資源、以及未來的影響力。
什么幫助烏克蘭,說到底就是要把烏克蘭牢牢握在自己手里,變成對抗俄羅斯的橋頭堡。這就是30國聯盟真正的目的。
而且這背后還有巨大的軍火利益,英國這次宣布出16億英鎊,送給烏克蘭5000枚防空導彈。
有人說這是慷慨支援,其實英國軍工企業樂開了花。戰火越燒,訂單越多,賺得盆滿缽滿。
這場戰爭,對烏克蘭是血與火,對西方資本,卻是金錢和機會。
羅馬尼亞搶先出兵
然而比“30國聯盟”更刺激的,是羅馬尼亞這一步棋。雖然西方嘴上說“沒有派兵參戰”,但事實已經擺在眼前:羅馬尼亞的F-16戰機,已經直接參與了烏克蘭戰區的戰斗。
事情是這樣的,不久前俄軍針對烏克蘭的港口城市敖德薩發動猛烈打擊,出動了戰機和無人機,想摧毀烏克蘭重要的港口設施。
就在俄軍攻擊過程中,羅馬尼亞出動了F-16戰機進行攔截,跟俄軍在空中直接交火。不僅如此,波蘭的F-16也升空參與作戰。
這說明什么?說明北約已經不再只是幕后軍援,而是實打實地下場參戰。
這背后的意味非常深遠,對普京來說,這等于北約把腳邁過了他曾經反復警告的紅線。
普京和俄羅斯一直把北約勢力進逼烏克蘭邊境,看作是國家安全底線。如今不僅西方大國要派30國聯盟進駐烏克蘭,連北約成員國的戰機都已經在烏克蘭領空和俄軍正面硬剛,
這對俄羅斯來說,就是宣戰的節奏。
俄方對此反應非常激烈,普京的發言人佩斯科夫就直言不諱,痛批歐洲“在烏俄邊境部署軍隊是不可接受的挑釁”。
而且俄方早就放出狠話,稱如果北約敢直接參戰,那俄軍的打擊范圍必然要擴大。
別忘了,俄羅斯手里不僅有常規武器,更有核威懾。一旦局勢失控,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戰火在升級,更可能波及到整個歐洲。
所以說羅馬尼亞這次出兵,雖然看似只是一場局部空戰,但實際已經宣告北約與俄烏沖突之間的界限正在徹底消失,而俄烏沖突很可能因此徹底進入失控的境地。
澤連斯基被西方綁架,俄烏和談恐遙遙無期
很多人覺得奇怪,既然局勢這么危險,烏克蘭為什么不干脆和俄羅斯談判?是不是只要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就能和平解決?
這話說得沒錯,可問題是,烏克蘭現在已經被徹底綁在西方戰車上。
澤連斯基想結束這場戰爭嗎?或許想,但他根本下不了臺。為什么?第一,烏克蘭如今幾乎所有的軍事、經濟、甚至外交資源,都依賴美西方的援助。
一旦他走向和談,那西方國家必然會抽掉援助。烏克蘭國內局勢隨時可能崩潰,澤連斯基甚至保不住自己的位置。
第二,西方不允許烏克蘭輕易收場。就像上文所說,烏克蘭是西方的“緩沖區”,一旦烏克蘭和俄羅斯講和,西方在地緣戰略上就等于輸給了俄羅斯。
第三,西方寧愿把烏克蘭耗到最后一個士兵,也不愿看到普京笑到最后。
可諷刺的是,西方對烏克蘭也沒有那么忠誠,比如前陣子中東局勢爆發,美國立刻把原本要給烏克蘭的軍援轉手送去以色列。
澤連斯基氣得跳腳,可又能怎么樣?對美國來說,烏克蘭只是一個棋子,哪里需要用,就往哪里撥資源。
此外烏克蘭最嚴重的問題是兵源,雖然美歐不斷給烏克蘭送武器,但沒有足夠士兵操作武器,一切都是空談,如今烏軍兵員緊缺到什么程度?
烏克蘭政府甚至在全球發布征兵廣告,甚至不惜提出入伍就送烏克蘭護照的條件。
可再這樣招兵,也補不上戰爭消耗的速度,更悲劇的是很多加入烏軍的外國雇傭兵,都在抱怨烏軍“拿他們當炮灰”,什么發財夢,最后都是填戰壕。
再看俄羅斯這邊,雖然西方一直宣傳說“俄羅斯已經撐不下去”,但普京顯然已經在作長期打算。
普京不僅在國內征兵,還傳出消息稱朝鮮可能繼續向俄方派兵協助作戰。這意味著即便西方不斷加碼,俄軍在前線未必會被拖垮。
誰先退讓,誰就可能被對方吃掉,這就是如今戰爭遲遲無法收場的根本原因。
戰爭愈演愈烈,烏克蘭前途何去何從?
回顧整件事,今天的局勢其實非常清楚:烏克蘭這場戰爭,表面是俄烏之戰,實質卻是西方和俄羅斯的地緣角力。
30國聯盟、羅馬尼亞出兵、北約介入,都在證明西方不惜一切要把烏克蘭拱在前線。
可是越是這樣做,俄羅斯就越不可能收手。越是“支援烏克蘭”,烏克蘭死的人就越多,付出的代價就越大。
對烏克蘭而言,這無疑是最悲劇的現實。澤連斯基如果真為國家考慮,他應該去談判,爭取保住國家和人民的基本利益。
但問題是:烏克蘭已經被西方牢牢綁死在戰車上,想和談?那意味著背叛西方,意味著失去一切支持,也意味著政治前途就此終結。
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俄烏沖突恐怕還看不到盡頭。而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再多的聯盟,再多的導彈,也改變不了烏克蘭的處境——在大國博弈面前,它始終只是棋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