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終于等到“滿血復活”的時候,特朗普即將為俄烏沖突問題發表“重大聲明”,其矛頭直指俄羅斯。而北約秘書長呂特已經前往華盛頓舉行高級會談,特朗普和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等人,均會和呂特見面。
而在烏克蘭這邊,美國烏克蘭問題代表、退役中將基思·凱洛格已經趕往基輔,并獲得了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安德烈·葉爾馬克的歡迎。毫無疑問,凱洛格這趟行程時間節點微妙,因為特朗普已經宣布將提供“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給烏克蘭。而且據說美國還在準備一個武裝烏克蘭的“武器包”,其中甚至涉及進攻性武器,包括可以覆蓋莫斯科的遠程導彈系統等,這無疑是直接威脅俄羅斯的信號。
而美國國會議員也開始毫不掩飾地聲稱,俄烏沖突的轉折點即將到來,俄羅斯即將面臨來自美國的“大錘”敲擊。據說,這些議員正在搗鼓新的制裁法案,不僅將矛頭指向俄羅斯,而且也試圖攻擊那些和俄羅斯有正常經貿往來的國家。包括中國、巴西和印度,都可能成為美國的“眼中釘”。
顯然特朗普在裝模作樣兜一圈之后,最終還是要回到“支持烏克蘭”這個方向上來,而這也導致俄羅斯面臨三重威脅。
第一,特朗普對烏克蘭的直接武裝,將威脅到俄羅斯的核心安全問題。正如前文提到的,美國這一次很可能給烏克蘭提供能夠用于攻擊莫斯科的遠程導彈,這將極大惡化俄羅斯的安全形勢。對俄羅斯而言,莫斯科如果遭受美制導彈的攻擊,那將是無法接受的。而這也意味著,特朗普假裝和普京保持的“蜜月期”,已經到了將終結的時候、
第二,特朗普或許已經改變了迅速結束俄烏沖突的想法,轉而尋求危機長期化,繼續消耗俄羅斯?,F在的烏克蘭也在散布消息,認為俄羅斯計劃“打到明年”。澤連斯基已經向議會提交了90天的“戒嚴令和總動員”延長草案,這意味著烏克蘭仍然沒有打算盡快結束沖突。如果在美國的授意下,烏克蘭使用美國的武器庫,繼續和俄羅斯抗衡,那么這場危機在短期內將更難解決。
第三,特朗普很可能同意美國國會提出的制裁法案,以增加對俄羅斯的制裁打壓,這些制裁手段或多或少都會給俄羅斯帶來更大的壓力。而且,特朗普還試圖將威脅擴大到與俄羅斯保持聯系的其他國家那邊,這就把美國真實的嘴臉給暴露出來了。美國這哪是要解決問題,分明是要制造更多的問題。
其實特朗普會有這種“表現”,也在意料之中。因為美國本來就是俄烏沖突的始作俑者,特朗普在上任之初,曾和澤連斯基爆發過沖突,但這主要是因為雙方在利益問題上談不攏所導致的。而后面澤連斯基通過簽訂“礦產協議”等方式,成功用利益拉攏了特朗普,這導致特朗普對其態度發生了變化?,F在的特朗普,又回到了利用俄烏沖突撈錢的立場上。正如他自己說的,美國負責賣武器,北約負責買了交給烏克蘭。反正不管如何,這都是“生意”。
所以說,指望美國這個始作俑者來解決俄烏沖突問題,本來就是不現實的。當然,烏克蘭如果繼續作為美國的“代理人”,選擇和俄羅斯打下去,那么烏克蘭自己承受的代價也會更大。而最終的結果,也未必能夠如烏克蘭所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