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土國企巨頭——上海建工,可能又要發力了。
就在前不久,上海建工房產與上海保利城市發展有限公司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雙方在上海首次合作至今已10年有余,近期熱賣的保利外灘序BUND98就是雙方合作項目。估計接下來,雙方可能會有更多深度合作,帶來更多標桿作品。
實際上,建工房產的母公司是上海建工,上海建工則是上海本土硬核實力非常強勁的國企,也是上海的基建狂魔,創造了很多地標建筑。
如今建筑行業相關公司也是遭遇了一定的挑戰和壓力,但建工集團則一直是穩步發展,雖然近期可能會進行一些組織和人員優化,但這也是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后的必經之路。
今天,艷姐就和大家來聊聊上海建工,在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評論,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
01
上海建工的組織升級
就在前不久,上海建工進行組織優化的消息在網上傳出,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部分員工可能會經歷一個汰舊立新的過程,相關的人才梯隊可能會經歷整合和優化。
從行業視角來看,經過這樣的組織優化,還是能為企業帶來一系列的正向效果:
首先,能夠提升運營效率。通過人員的汰舊立新,能夠減少內部溝通的冗余,加快組織運作效率,也可以讓 公司投入更多資源到核心業務和科技創新領域,提升市場競爭力。
其次,可以推動人才梯隊結構升級。通過優化,可以保留核心優質人才和管理人員,同時吸引更符合未來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加盟,不斷提升團隊素質。
最后,也可以促進企業文化重塑。人才梯隊的建設也可以推動企業文化重塑,進一步提升員工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從而發揮出更大的人才勢能。
而且此次上海建工對于老員工也是給到足夠的離職關懷,也做到了一家具有責任感企業應有的義務。
實際上,目前諸多建筑型企業都遇到了不小的壓力,此前就有相關媒體曝出, 某知名設計院之前裁員鬧得沸沸揚揚,六百多人的團隊,一轉眼砍到只剩三百多人;甚至某大型建筑企業,也已經在內部優化了好幾輪。甚至有些企業還沒有給到員工相應的賠償。
但是艷姐覺得,對于員工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夠調整好心態,畢竟現在行業進入深水期,作為個體能做的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適應行業的變化和挑戰。
02
地標制造機的榮光
提到上海建工,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自己在一些工地上看到上海建工的名字和logo。
上海建工起源于1953年成立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建筑工程局,1994年改制為集團型企業。1998年,發起設立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10年至2011年,完成兩輪資產重組,實現整體上市。
可以說,上海建工就是地標制造機:
此前已經參與建設了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虹橋綜合交通樞紐、上海迪士尼樂園、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等一系列知名工程。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
國內僅有兩棟超過600米的建筑——上海中心大廈、廣州新電視塔,以及南京、寧波、深圳、南昌等地20余座300米以上超高層出自上海建工之手。
上海中心大廈
目前上海建工也已經形成了體系化的發展模式,擁有“五大事業群+六大新興業務”:
圖片來源:官網
上海建工已經深度參與到城市工程建設中:在此前發布的2024年財報中,可以看到建筑施工業務新簽合同占比達到約8成。
圖片來源:年報
年報中也指出,去年上海建工已經順利中標浦東機場四期擴建航站區主體工程、東方樞紐上海東站站場區地上工程、北外灘91街坊480米超高層、張園城市更新等重點項目。
2024年的年報數據,也體現了上海建工的整體穩定性:營業總收入達到3002.17億元,雖同比下降1.45%,但歸母凈利潤達到21.68億元,同比上升39.15%。
但到了今年一季度,上海建工卻面臨著階段性的壓力,營收同比下降46.1%,歸母凈利潤虧損1.79億元。在之前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上海建工董事會秘書李勝也針對公司面臨的挑戰,提出了自己的目標:“公司有望通過拼市場、強管理、提效益舉措,力爭在二季度扭虧。”
最終在二季度上海建工的表現如何,我們也可以等待后續相關數據的公開。
艷姐覺得上海建工也算是一家實力強勁的老牌國企了,有比較穩健的財務管理機制以及面臨挑戰后的自我調節能力,挑戰只是暫時的,從長線來看,上海建工還是比較具有韌性,能夠實現高質量發展。
03
地產板塊的拳頭產品
最后艷姐還是想和大家簡單倆聊承載上海建工房地產業務的公司——上海建工房產。
上海建工房產早在1999年就已經成立,不過長久以來,建工房產還是低調做事,并不像某些房企會大開大合去宣傳自己的品牌和項目。
根據官網顯示,從2011年開始,建工房產進入上海市房地產開發企業前六強,成功開發了徐匯龍兆苑、佳龍花園、上海灘新昌城、海尚佳園、大唐國際公寓、上海灘大寧城、浦江頤城、浦江坤庭等項目。
早期建工房產打造的項目,都是散點化的項目,不太成體系,直到這些年來,建工房產推出的"海玥"系列產品,讓建工房產的品牌也逐漸走入眾人視野。
在2019年,上海浦東新區海玥瑄邸開盤,成為上海首個"海玥系"項目。到了2021年,“海玥” 品牌進入快速發展期,上海金山的海玥瀜庭、浦東的海玥銘邸等項目相繼入市,為建工房產當年的銷售業績助了不小的力。
時間來到2023年6月,當時上海建工啟動黃浦區新昌路城市更新項目海玥黃浦源,該項目定位高端住宅,均價超14萬/㎡,當年9月首次開盤,開盤8小時內銷售額達到64.8億元。
海玥黃浦源效果圖
目前海玥黃浦源已經推出了3期,總銷售額已經突破200億,成為"海玥系"近年代表作,建工房產的品牌影響力也因為這個項目進一步打開。
建工房產近年來也是和一些頭部房企進行項目合作:
比如在今年5月,由上海建工房產與保利發展合作開發,位于上海楊浦濱江核心“九宮格”的低密濱江洋房住區——保利·海玥外灘序BUND98首開售罄,銷售金額達30億。
如今建工房產和保利又將進行深度的戰略合作,可見此前雙方在項目層面的并肩作戰還是比較愉快的,也期待后續雙方能有更多精彩的動作。
艷姐也翻了一下去年的上海建工的年報,可以看到建工房產還是遇到了一定的壓力,年報顯示去年房產開發營收為36.32億,較2023年度下滑56.41%。
此前還有某機構指出,2021年來因工程造價成本上升、銷售限價等因素,房產板塊連續虧損。可見建工房產還是有一定的發展上升空間。但也不可否認,房地產業務虧損也是大多數房企共同要面臨的共性問題。
在今年上海建工房產舉行的2025年度營銷工作會議上,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祺國也提到:
面對行業深度調整的嚴峻挑戰,房產公司要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志,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上海建工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朱立也提出了工作要求:
一是要刀刃向內找差距,對標先進明方向;
二是要明確銷售重點,不破樓蘭終不還;
三是要全力做好支撐保障,激活組織戰斗力。
在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后,很多房企都會面臨業績的承壓,關鍵是在風雨中調整步伐,找到相對應的戰略和戰術,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從而穿越周期。
也相信上海建工已經做好應對挑戰的準備,期待后續能夠有更亮眼的表現,帶給更多高質量標桿作品。
主編:張艷
責編:mar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不為商業用途,如果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