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新政府日前宣布,將在現行政策基礎上進一步推動針對未成年人的頭巾禁令,尤其是針對14歲以下女孩的佩戴限制。主管歐洲、整合和家庭事務的新任部長克勞迪婭·普拉科爾姆(Claudia Plakolm,?VP)在5月4日接受奧地利國家廣播公司(ORF)的《新聞訪談》(Pressestunde)節目采訪時表示,這一舉措不僅是整合議題,更是出于兒童保護的考慮。
普拉科爾姆指出,未成年的女孩不應被迫戴上頭巾,因為這是一種“壓迫的象征”。她強調,這一議題對她而言更多是青少年事務,而不僅僅是宗教或整合問題。“八歲的女孩不該被遮掩在頭巾后面,這關乎兒童保護,而不僅僅是宗教自由,”她在節目中說。
這一立場并非首次出現在奧地利政治場域。早在2019年,奧地利當時由人民黨和自由黨聯合執政時,就曾通過針對小學生的頭巾禁令,但2020年,奧地利憲法法院裁定該法違反宗教中立原則,并將其廢除。普拉科爾姆表示,這次政府正在與專家密切合作,確保新法案能符合法律和憲法要求。她提到,兩條立法路徑正在考慮:一是通過具有憲法地位的法律,這需要獲得反對黨自由黨的支持;另一是采用普通法律,但需要建立分階段、基于具體案例的實施方案。
除了頭巾政策外,普拉科爾姆還在訪談中為暫停家庭團聚政策辯護,認為這有助于維護奧地利的公共秩序和社會承載力。她強調,隨著教育、醫療、就業和住房系統的日益緊張,進一步的家庭團聚只會讓整合更加困難,并可能帶來更多失業和“平行社會”問題。
對于這些主張,反對黨迅速作出批評。自由黨(FP?)秘書長米夏埃爾·施內德利茨(Michael Schnedlitz)稱,所謂的家庭團聚暫停不過是“帶有自我規避機制的拖延手段”。綠黨(Grüne)則針對普拉科爾姆的歐盟表態發難,批評她在奧地利加入歐盟30周年之際表現出“缺乏遠見和狹隘思維”。
然而,普拉科爾姆堅持認為,面對不斷增長的宗教和文化多樣性,奧地利必須清楚界定哪些是核心價值觀。她特別提到,奧地利許多傳統和習俗都基于基督教和猶太教,這些宗教構成了國家社會文化的基石。“宗教自由固然重要,但我們不能誤解寬容的意義,”她說,“以為摘掉教室里的十字架就能解決世界所有問題,這是一種誤解的寬容。”
隨著新法案的起草工作進入深入階段,奧地利社會對于未成年人是否應當佩戴頭巾的爭論勢必將進一步升溫。無論立法最終走向如何,關于整合、宗教自由與兒童權利的討論,將持續牽動奧地利的政治和社會脈搏。
- THE END -
(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中東歐Karl原創編譯,部分內容參考自ORF、奧地利《新聞報》《信使報》《奧地利報》《今日報》等,部分圖片來自新華社、APA及網絡,轉載請注明《維城》EuroNew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