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孫小鵬 實習生黃焯楊 通訊員溫婧 7月14日,2025年暨南大學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暨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出征儀式在該校舉行。今年暑期,學校組織100支校級重點團隊,近2000名師生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暨“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其中,港澳臺僑學生和外國留學生近200名。
據了解,學校圍繞人工智能前沿技術應用重點等,打造近20支“人工智能+”突擊隊。同時,指導突擊隊發揮專業特色,深耕基層建設,持續穩定開展實踐服務,有近40支隊伍為持續服務隊伍。各團隊將圍繞嶺南特色產業、海洋產業、綠美廣東、鄉村規劃等服務領域,把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專業實習與地方產業發展緊密結合,以實際行動助力“百千萬工程”,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小欣指出,廣大師生要提高政治站位,將實踐作為“大思政課”重要載體,把青春書寫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要推動成果轉化,研究真問題、提出真辦法,將社會觀察、調查研究和感悟思考等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實際力量;要強化安全保障,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安全有序開展社會實踐,展現暨南師生良好風貌,為學校和廣東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青春力量。
出征儀式上,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團隊代表分享社會實踐成果。上學年,學校共組織了153支校級團隊和一批院級團隊積極參與“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被團省委等單位授予3項品牌項目和11個典型案例。同時,在剛剛結束的“百千萬工程”突擊隊“文創+”競賽、“短視頻創作”競賽、“人工智能+”競賽三項競賽中,學校組織參賽的作品共斬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成績居廣東省高校前列。
國際學院國“暨”青年鄉村振興實踐項目獲評品牌項目,該團隊匯聚內地學生、港澳臺僑學生和外國留學生,通過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支教、企業參訪、農產品品牌建設等,以國際化視角助力鄉村振興。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農韻頓崗”科技創新實踐團聚焦辣椒、馬蹄等產業,以食品科學專業助力產品研發、標準制定與產業升級,踐行鄉村振興使命。外國語學院“映像”青年實踐團獲評典型案例,團隊通過為老人提供免費的攝影服務,記錄鄉村振興中的個體幸福與時代變遷,構筑鄉土中國群像傳播新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