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楊國良 通訊員 羅鑒益 白奕)近日,在“七七事變”88周年之際,重慶理工大學兩江校區“藝起繪夢·寓暖同行”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的師生們走進豐都縣包鸞鎮,揮動畫筆,開啟了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主題墻繪創作。
主題墻繪創作什么?這曾難住了重慶理工大學的“00后”學子們。在中宣部“三下鄉”示范項目“千村萬畫”團隊專業導師的悉心指導下,學生們分工協作,從墻面基礎處理到線條精準勾勒,再到色彩的層層鋪陳,一絲不茍地打牢藝術根基。經過數日的合力奮戰,一幅氣勢恢宏、飽含深情的紅色革命主題巨幅墻繪,在這寧靜的山村墻面上驚艷亮相。
畫面以溫暖的橙黃為主調,核心是一位身姿挺拔、側身吹響沖鋒號的八路軍戰士。他目光如炬,凝視遠方,肩背的步槍在朝陽下反射出冷峻寒光。戰士身旁,一位少先隊員的紅色剪影莊重敬禮,仿佛革命精神的火炬在這一刻跨越時空,完成了神圣的傳遞。背景中,蜿蜒的萬里長城如巨龍般雄踞,象征著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噴薄而出的金色朝陽刺破云層,照亮了欣欣向榮的鄉村圖景;3只潔白的和平鴿振翅高飛,承載著人民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
此次墻繪創作是藝術實踐與愛國主義教育的深度融合。實踐團指導教師、重慶理工大學兩江校區管委會學工辦主任、團委書記羅鑒益表示:“同學們俯身鄉土,以畫筆觸摸歷史。這不僅是一次專業技能的大練兵,更是一堂沉浸式的思政大課。”
“我們采用‘藝術墻繪+影像記錄+IP傳播’的創新模式,既美了鄉村的‘面子’,更實了精神的‘里子’。讓偉大抗戰精神通過這面‘會說話的墻’,悄然融入鄉親們的日常生活,使美麗鄉村本身成為滋養愛國情懷的生動課堂。”“千村萬畫”項目組負責人郭端介紹道。
據悉,本次活動得到了中共豐都縣委宣傳部、共青團豐都縣委、豐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以及包鸞鎮黨委的悉心指導與大力支持。
主題墻彩繪 學校供圖
項目組團隊 學校供圖
作者:楊國良 羅鑒益 白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