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彥霖 鄭玫婕)“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近日,為落實“雙減”政策及《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的“提升鄉村科學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目標,華南師范大學“信火鄉傳”實踐團把課堂搬到粵西思賀鎮的田間地頭,將“黨史教育、法治宣傳、趣味化學”三課融合,回答“誰來振興鄉村教育、怎樣振興鄉村教育”的時代之問,打造出鄉村教育振興的“思賀樣本”。
追溯星火·黨史課堂筑牢信仰根基
“紅色講師”鐘宇晨以《覺醒年代》“紅船”片段開篇,直觀呈現中共誕生的偉大時刻,并創新設計了三個趣味互動環節:拼圖串起百年黨史,歌曲喚醒紅色旋律,故事走近英雄羅盛教。課后問卷顯示,92%學生能復述紅船精神內涵,67%學生主動向家人重講紅色故事。寓教于樂的課堂由此實現了知識、情感與行動的三重落地。
鐘宇晨表示,課堂的熱烈氣氛讓他既欣慰又憂心:互動中他發現部分學生對基礎史實掌握薄弱,鄉村教育的短板再次凸顯。他坦言,希望未來投身鄉村教育振興,用所學彌補城鄉差距。這堂沉浸式黨史課,不僅在孩子心里播下了愛黨愛國的種子,也在青年心里埋下了反哺鄉村的初心。
(圖為鐘宇晨向同學們提問 張明陽攝)
法潤童心·法治課堂護航健康成長
為滿足鄉村青少年法治教育需求,實踐團聚焦“網絡安全”和“校園霸凌”兩大日常主題,設計了互動性強的法治宣傳課。課程以“游戲化教學”點燃熱情。針對網絡安全,“火眼金睛”游戲讓孩子們化身“防詐小偵探”,聯手識破騙局;趣味“詐騙案例海龜湯”則鞏固了防詐知識。針對校園霸凌,“悄悄話傳遞”游戲生動展現謠言傳播的可怕變形,直觀植入“拒絕傳謠”的理念。
講師雍栩凡分享此課程核心:“我們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要心懷善意,努力保護他人。”這堂別開生面的法治課,提升了孩子們的法治理念,在他們心中播撒下“互助互護”的種子。
(圖為雍栩凡正在授課 黃俊瑋攝)
奇趣探秘·化學課堂點燃科學夢想
如何讓抽象的化學知識落地生根?作為化學專業的學生,宣講組成員從“以興趣為導向,打破學科壁壘”理念出發,依托“情境—探究—遷移”的教學思路,結合學科特色,設計了兩組遞進實驗。一、“藍寶石結晶”實驗:學生親手配制硫酸銅過飽和溶液,靜置,觀察藍色硫酸銅晶體的生成。二、“大象牙膏實驗”:學生自主將催化劑滴入盛有雙氧水和發泡劑的錐形瓶中,可觀察到彩色泡沫涌出。兩組實驗一慢一快、一靜一動,既落實了新課標“科學探究與工程實踐”維度要求,也讓鄉村孩子第一次真切感到:原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化學,正是解釋世界的通用語言。
(圖為同學們正在觀察晶體形成 周彥霖攝)
(圖為同學們進行實驗 周彥霖攝)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鄉村振興、民族未來,離不開知識與青春的持續澆灌。華南師范大學“信火鄉傳”實踐團把黨史、法治、化學三簇火種帶進思賀——黨史點燃信念,法治守護安全,化學照亮智慧。這三下鄉的“信火”,已然“鄉傳”——簇簇火焰在思賀孩子們的眼中躍動,也將持續燎向更廣闊的鄉村教育原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