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孫小鵬 日前,由暨南大學傳播與邊疆治理研究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傳播與邊疆治理論壇在暨南大學番禺校區舉行。本次論壇以“人工智能時代的邊疆治理”為主題,邀請中國社科院、天津大學、蘭州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新疆師范大學、暨南大學等國內37家高校科研機構的80余位專家學者參會。
暨南大學黨委書記孫彧表示,本次論壇是一個思想交匯、智慧碰撞的平臺,希望專家學者暢所欲言、深入研討,共同為推進人工智能時代的邊疆治理提供前瞻思路與實踐路徑。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支庭榮指出,治理是一個側重多邊機制發揮作用的概念,需要各方面、各因素參與其中。希望未來能夠與國內的學術共同體繼續開展深入交流,共同促進傳播與邊疆治理學術領域發展。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馬大正表示,研究人員要具備“會研究、會寫作、會講課、會組織科研”的能力,做到“通于一片,精于一點”,成為真正具備戰略眼光與區域深度的復合型學者。
開幕式后,新疆社科院研究員潘志平、新疆師范大學統戰部部長彭無情、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李捷、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許建英、浙江師范大學邊疆研究院副院長王江、暨南大學伯明翰大學聯合學院講師王術分別帶來主題發言。
會議共分六個分論壇會場,分別以“人工智能時代邊疆治理現代化建設”“人工智能時代邊疆地區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人工智能時代我國邊疆議題國際傳播”“媒介與數字邊疆”“人工智能時代中國邊疆學自主知識體系建構”“人工智能時代我國邊疆治理實踐”為主題。
論壇閉幕式上,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傳播與邊疆治理研究院院長鄭亮對所有支持、參與本次論壇的專家學者表示感謝,并期待在明年的論壇上再次相聚。
此外,本次論壇另設“邊疆研究”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研討會,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圍繞目前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開設的“邊疆研究”研究生課程的內容設計、教學方式等進行交流討論,進一步激活研究生課程的多維育人效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