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罕見公開了解放軍新戰術,我們抗美援朝時期威震美軍的三三制再次升級,現在是三人三狗再加上無人機協同,還有無人作戰車支援。我們的士兵更像是移動的指揮中樞,在指揮這支無人軍團。其本質上是將傳統步兵“三三制”(三人小組協同突擊)升級為“人-機-智”融合體系。
為什么我們的三三制歐美學不來,所謂三三制,就是將下級分隊數量均設置為三個,每三個分隊或單兵構成一個基本作戰單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每個戰斗小組形成前三角或后三角沖鋒隊形;所有戰士都是以低姿、沖擊的姿態前進,確保相對安全快速地抵近敵山頭陣地;整個隊形整體疏開、前后呼應,既可以避免密集火力的殺傷,又能夠保證沖擊的連續性。
而新的三三制,士兵從沖鋒者轉型為“戰場指揮中樞”,通過數據鏈遠程調度機器狼群(戰斗型誘敵、運輸型補給、偵察型引導)、無人機蜂群及無人戰車。機器狼與步兵間距拉至200米,形成分層打擊網,既保障士兵安全,又擴大控制范圍,士兵無需暴露于敵火之下即可掌控戰場。
以俄烏沖突為例子,俄軍和美軍作戰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重戰術,也就是作戰簡單粗暴,講究一力降十會。
俄軍戰法就是坦克裝甲車掩護步兵小分隊,利用猛烈炮火掩護,發動一輪又一輪的沖擊。打下這么一個村子,最少幾天,最多兩三個星期。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觀感,不管是俄烏哪一方,在戰場上的表現都非常的沉悶。雙方純靠火力對轟,在漫長的陣地上進行拉鋸。
而無論是俄軍還是美軍都難以應對如此靈活的人機協同戰術,解放軍的機器狗具備智能決策的能力,在發現敵人之后,可以自主決策,自主攻擊。
其具備高機動性、高自主性,再加上強大的火力和偵察能力,而無人機提供高空廣域監視,形成“地面-空中”立體偵察網,解決傳統步兵視野局限問題。
在實際作戰中,機器狗可以充當“誘餌”引出隱蔽火力點,無人機引導遠程精準清除,避免步兵強攻傷亡。
而最恐怖的場景是什么呢,如果中美臺海發生沖突,當我們的兩棲攻擊艦打開內部塢艙的時候,我們的士兵攜帶密密麻麻的機器狗無人機在遠程火箭炮的掩護下,進行沖灘。
兩棲登陸作戰是戰爭中非常特殊的一種模式,也是現代戰爭最為復雜的作戰形式之一,全球兩棲作戰理論有四種:分別為傳統的登陸戰理論,兩棲機動戰理論,超視距兩棲突擊理論,海空一體兩棲戰理論。
在傳統的兩棲登陸作戰中,一支軍隊的兩棲作戰能力首要的還是其兵力投送規模和距離,這在很大程度上由其航海載運裝備水平所決定。實際 上,早期解放軍的兩棲作戰能力之所以在較長時間徘徊于較低水 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海、空軍力量的相對薄弱和航海登 陸作戰的艦船數量及裝備水平的限制。但是現在有了機器狗和無人機,形勢就完全逆轉了。
重裝機器狗以重機槍/火炮發射器精準壓制敵軍火力,當密密麻麻的火炮洗地,與此同時,無人機蜂群實施分層打擊——高空無人機投擲煙霧彈遮蔽守軍視線,低空FPV機群俯沖摧毀反坦克導彈陣地,,干擾型無人機同步癱瘓守軍通訊鏈與雷達鎖定。機器狗還可以對坑道守軍則調用噴火無人機垂直灌入通風口燃燒。
而在取得了優勢之后,機器狗還可以與無人機協同定位指揮所、炮兵陣地等關鍵節點,引導遠程火箭彈實施米級精度打擊。
而在登陸以后,城市戰是最危機四伏的,每條街巷、每棟樓、甚至每扇門后都藏著巨大的危險,即使在信息化的現代戰爭中,巷戰依然是傷亡率最高的戰斗模式。而有了機器狗之后,可以大幅降低傷亡。
它們能夠輕松穿越狹窄的通道和復雜的城市環境,在各種環境下捕捉清晰的圖像和。這些圖像和通過無線信號實時傳輸回指揮中心,讓指揮官能夠實時了解敵情,做出準確的戰術決策。
除此之外,它們還搭載了輕型步槍、機槍和火焰噴射器,能夠在短時間內發起高密度火力覆蓋。美軍更是直接用中國機器狗測試M72 輕型反坦克武器/火箭筒瞄準和攻擊目標的能力
巷戰中的各種死角一直都是進攻方的噩夢,但如果把清理死角的從活人變成冷冰冰的機器人,那么巷戰就會變成防守方的噩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