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上演了一場教科書級的"斬首行動"!最新消息證實,烏軍精銳第110機械化旅指揮部被兩枚導彈直接貫穿,包括正副旅長在內約70名官兵瞬間報銷。俄國防部5月19日發布的戰報視頻震撼曝光:導彈精準鉆入旅指揮部大樓,爆炸畫面顯示整棟建筑瞬間解體。這場精準打擊不僅消滅烏軍指揮核心,更撕開西式防空網漏洞。用軍事專家的話說——現代戰場,藏得再好也難逃致命天眼!
這事兒發生在頓涅茨克前線。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烏克蘭《基輔郵報》交叉信息,當時第110旅指揮部藏在克拉馬托爾斯克市郊一棟四層學校改的據點里。他們以為自己藏得夠隱蔽,四周還部署了"愛國者"防空系統和電子干擾車。但俄軍情報網早盯上這個地方——烏克蘭電報頻道"Resident"爆料,俄特工用熱成像設備確認指揮部移動軌跡足足盯了一周。
5月17日下午四點整,兩枚"伊斯坎德爾-K"巡航導彈劃破天際。烏軍雷達剛捕捉到信號,導彈就以6倍音速俯沖下來。現場視頻看得人頭皮發麻:第一枚炸穿樓頂指揮中心,第二枚十秒后補射直鉆地下掩體。頓州民兵指揮官霍達科夫斯基向俄新社描述:"沖擊波把防爆門掀飛三十米,地下掩體里沒人能活下來。"衛星圖像顯示,整棟樓被炸得只剩鋼筋骨架,相鄰兩棟樓玻璃全震碎。
最讓烏軍膽寒的是傷亡數字。雖然基輔方面咬定"僅17人傷亡",但多家獨立信源揭露真相:《紐約時報》援引烏軍醫療兵消息稱運出54具遺體;親烏頻道"Deep State"更直言:"旅參謀長當場死亡,情報科長燒成焦炭"。俄軍之所以能鎖定目標,靠的是三重殺招:太空有"薔薇"雷達衛星掃描地面車隊動向,空中有"海鷹-10"無人機監聽通信頻率,地面特工用激光指示器定位建筑薄弱點。一名北約軍官向路透社匿名吐槽:"他們的衛星分辨率高得嚇人。"
更打臉的是西方防空神話。美制"愛國者"系統部署在指揮部三公里外,卻沒攔住超低空突防的導彈。俄軍玩了個聲東擊西:先派"柳葉刀"無人機誘騙雷達開機,導彈再沿著河床地形貼地飛行。烏克蘭空軍發言人尤里·伊格納特在電視采訪中臉色鐵青:"我們低估了伊斯坎德爾的突防能力..."要知道,美國剛給這批"愛國者"升級過軟件,五角大樓報告曾吹噓能攔截95%巡航導彈。
第110旅可是烏軍王牌,去年在阿夫迪夫卡反攻時打死過俄軍副師長。現在指揮部被連根拔起,頓涅茨克防線立馬亂套。親俄頻道"Rybar"曝出烏軍內部通話錄音:"第二營請求作戰指令!""聯系不上旅部!"恰逢烏軍總司令西爾斯基視察前線,嚇得車隊連夜撤回基輔。英國皇家聯合研究所分析師布勞感嘆:"這種精準斬首讓高級軍官人人自危,烏軍指揮鏈可能要退回到冷戰時期的分散模式。"
現代戰爭早已不是人海沖鋒的年代。從俄軍這次行動能看出三件事:戰場情報網絡比導彈本身更重要、固定據點再隱蔽也是活靶子、所謂"絕對防御"根本不存在。看看第110旅的教訓——指揮中樞被端掉后,整條戰線十二小時陷入癱瘓。當導彈能打穿鋼筋水泥直取首腦,戰場的游戲規則已被永久改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