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7月1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上,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表示,從上半年金融數據看,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效果比較明顯;下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有分析認為,下半年有望再度降準、降息。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融資融券市場呈現了“一增一減”的格局,在個人投資者數量持續增加的同時機構投資者數量出現了回落的態勢。
繼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7月14日披露的數據顯示,2025年 6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余額330.29萬億元,同比增長8.3%。狹義貨幣(M1)余額113.95萬億元,同比增長4.6%。流通中貨幣(M0)余額13.18萬億元,同比增長12%。上半年凈投放現金3633億元。
社融方面,2025年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430.22萬億元,同比增長8.9%,比上月高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8個百分點;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20萬億元,同比多增9008億元;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2.83萬億元,同比多增4.74萬億元。6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68.56萬億元,同比增長7.1%。
在當天舉辦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圍繞經濟工作重點任務,強化貨幣信貸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綜合施策,有效應對外部沖擊,推動經濟回升向好。5月7日,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宣布了一攬子共10項貨幣政策措施。一攬子政策已經在一個月內全部落地實施,對提振市場信心、穩定預期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持續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鄒瀾提到,從上半年金融數據看,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效果比較明顯。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8.9%,M2同比增8.3%,人民幣貸款同比增7.1%,如果把地方專項債置換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進行還原,按可比口徑貸款同比增速還會更高一些。下階段,人民銀行將進一步落實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抓好各項已出臺的貨幣政策措施執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鄒瀾表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簡單說流動性要保持充裕,社會融資條件要比較寬松,綜合融資成本要比較低,政策實施要根據形勢變化,相機抉擇,節奏和力度要適時適度。從國際對比看,近年持續多次降準降息,貨幣政策的狀態是支持性的,政策效果也在不斷累積。2020年以來,人民銀行已累計降準12次,累計下調政策利率9次,帶動1年期和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下降115和130個基點。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下半年有望再度降準、降息,加大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與政府融資的支持力度。“預計三季度政府債券發行節奏將進一步加快,貨幣政策有可能再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央行將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個人投資者加杠桿積極
作為“市場風向標”之一,融資融券動向備受市場關注。上半年融資融券業務開展情況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融資融券市場個人投資者數量已達747.99萬,較2024年末增長25.21萬,同比2024年上半年新增13.60萬個人投資者,新增用戶提升85.37%,環比2024年下半年新增29.48萬個人投資者,下降14.48%。從歷史數據看,這一群體自2023年末的679.70萬起步,在一年半時間內凈增68.29萬,增幅達10.05%。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機構投資者數量出現了回落的態勢。截至2025年6月30日,機構投資者數量為5.09萬家,較2024年末減少1354家。這一變化延續了2024年下半年以來的調整趨勢。2024年6月末機構投資者數量曾達5.3萬家的階段性峰值,隨后兩個半年分別減少733家、1354家,累計減少2087家,降幅約3.94%。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 2024年上半年機構投資者數量曾出現408家的凈增長,但自2024年下半年起,機構投資者數量進入下行通道,2025年上半年的減少幅度更是同比擴大82.67%,這既反映出部分機構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時選擇收縮信用交易規模,也與監管政策調整、機構風險偏好下降等因素相關。如轉融券業務2024年7月11日起暫停,使得部分機構投資者減少了對融資融券業務的參與;量化交易策略的調整,部分高頻交易機構可能減少了對融資融券工具的依賴。
值得注意的是,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在融資融券市場上的數量變化呈現顯著背離。2025年上半年,個人投資者新增25.21萬,雖較2024年下半年的29.48萬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在較高水平;而機構投資者同期減少1354家,為近三個半年最大單半年降幅。這種“一增一減”的格局,使得融資融券市場的進一步向個人投資者傾斜,占比已從2023年末的99.91%微升至99.93%。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1日,A股市場融資余額報18625.86億元,融券余額報132.0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7月7日至7月11日,市場融資余額實現“5連升”,A股融資余額分別增加63.59億元、54.88億元、38.43億元、47.68億元、20.82億元;分行業看,在兩融余額連續增加的態勢下,申萬一級31個行業中,融資余額增加的共有22個行業,非銀金融行業融資余額增加最多,其間融資余額增加35.35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