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曉紅/文
穩定幣“撞進”了全球金融主權的大門。
當地時間7月17日,美國眾議院會議表決通過了《指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下稱《GENIUS法案》)、《數字資產市場清晰法案》(下稱《CLARITY法案》)、《反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監控國家法案》(下稱《Anti-CBDC法案》)。
這三項法案意味著美國加密數字資產監管框架正式制度化,旨在保護消費者權益,鞏固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同時推動美國Web3.0(第三代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同時,這也被視為美國數字金融史上的關鍵轉折點,為全球鏈上金融秩序的重塑按下啟動鍵。
一
7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GENIUS法案》?!胺€定幣代表了數字金融領域的一場革命?!泵绹斦块L斯科特·貝森特表示:“美元如今擁有一個原生于互聯網的支付通道——快速、無摩擦,且無需中介。這項開創性技術將進一步強化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拓展全球數十億人接入美元體系的機會,并帶動對美國國債的巨大需求——這些正是支撐穩定幣的關鍵儲備資產?!?/p>
《GENIUS法案》的核心規定包括:穩定幣發行方必須持有等額美元資產(如美國國債)作為儲備,確保1:1兌換能力,并嚴格遵守“了解你的客戶”和“反洗錢”規則。此監管框架為Tether公司發行的USDT和Circle公司發行的USDC等美元穩定幣提供了合法身份。
有分析人士認為,《GENIUS法案》確立了錨定美元的穩定幣的合法地位,是穩定幣被全球銀行及金融機構廣泛接納的關鍵轉折點。
同時,《CLARITY法案》明確了美國證券和交易委員會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監管范圍,為加密貨幣市場提供明確規則。
天元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偉指出,《CLARITY法案》旨在終結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之間長期存在的監管重疊,通過明確核心定義、劃分監管職責,為Web3.0行業提供合規路徑和法律基石。
王偉認為,第103條對“數字商品(Digital Commodity)”的界定是整部法案的立足點。該條款首次從立法層面為包括BTC(比特幣)和ETH(以太坊)在內的大多數加密貨幣提供非證券化歸屬,即歸入“商品”類別。其判斷標準不再依賴模糊的“投資預期”,而是基于資產與其所依附的區塊鏈系統的功能性“內在聯系”,為整個行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確定性。此外,《CLARITY法案》還首次在法律上將“投資合同”與“投資合同資產”進行區分:前者指證券本身,后者指基于該合同發行的數字商品。這意味著某些項目在融資階段可能被認定為證券交易,但其代幣本身不一定永久被視為證券,為數字資產“商品化”打開了法律通道。
王偉評價道:“《CLARITY法案》的出臺將對美國乃至全球Web3.0行業生態格局產生革命性影響?!?/p>
他進一步指出,《CLARITY法案》為不同主體分別提供了法律清晰性:對項目方,建立了“從生到熟”的合規生命周期;對交易所,提供監管明確性,今后其合規重點在于兩個方向,一是向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注冊并遵守其核心監管原則,二是建立審慎的代幣上幣審核流程,評估資產是否滿足“數字商品”定義,或其網絡是否達到“成熟狀態”;對去中心化金融開發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合規安全港”。
對投資者和終端用戶而言,《CLARITY法案》也強化了資產托管權保障?!坝绕涫菍ψ晕彝泄軝嗟拿鞔_保護,確保用戶對資產的最終控制權,這一點延續了Web3.0的核心精神?!蓖鮽フf。
而《Anti-CBDC法案》則明確禁止發行面向公眾的零售型數字美元,即禁止美聯儲通過銀行或支付機構等第三方渠道向普通人提供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其立法邏輯在于擔憂政府通過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進行消費監控,進而侵犯公民隱私與自由。這項法案也需提交參議院審議。
簡而言之,《GENIUS法案》給予了穩定幣“聯邦護照”,要求其錨定美債或現金、接受審計和遵守相關監管規則;《CLARITY法案》則為開發者與平臺發放“監管綠卡”,助其合法開展創新業務;《Anti-CBDC法案》則體現了美國對央行數據主權介入支付體系的抵制——既為穩定幣讓路,也在數據隱私問題上定下基調。
二
對于美國歷史上首次集中審議三項加密資產相關法案的“加密周”,金融市場并不完全買賬。
7月18日,道瓊斯工業指數收于44,342.19點(-0.32%),納斯達克指數收于20,895.66點(+0.05%),標普500指數收于6,296.79點(-0.01%),顯示出市場對立法進展的謹慎態度。
《GENIUS法案》以308票贊成、122票反對的結果獲得美國眾議院通過,是本輪“加密周”的核心成果。但在7月15日的程序性投票中一度受阻,引發市場短線動蕩。USDC發行方Circle公司的股價當天下跌4.58%,至195.33美元。此后,隨著特朗普表態支持,并于7月16日排除障礙,法案最終順利通過,市場回暖。
受《GENIUS法案》推動,被視作“鏈上美元第一股”的Circle公司的股價自7月15日低點195.33美元,一度反彈至7月17日的233.45美元。
不過,7月18日,Circle公司的股價下跌4.8%,收于223.78美元。下跌原因包括:一周內漲幅超22%,機構資金鎖定利潤,獲利了結;部分投資者擔憂未來關于儲備披露、合規成本等細節的執行問題。
穩定幣已不再是加密圈的邊緣試驗品,而是被正式納入美國金融體系架構。
有分析認為,某種意義上,《GENIUS法案》的出臺不僅事關美國國內制度重構,更被視為向全球金融秩序發起的一場“數字宣戰”。目前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開展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研究,3個國家已全面推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超25個國家正在進行試點。
數字人民幣已在跨境貿易中開展測試;歐盟已于2025年5月設立“數字歐元創新中心”;香港也將在2025年8月1日正式實施穩定幣發行條例,為本地數字資產合規落地提供制度基礎。與此同時,螞蟻、京東等正在積極申請穩定幣牌照。7月17日,華夏基金(香港)宣布成立兩只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分別以美元和人民幣計價,這也是全球首只人民幣代幣化基金。
據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報告指出,這場圍繞數字貨幣的全球競爭,實質上反映出地緣金融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美元的“鏈上中介地位”將面臨來自非美元區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日益挑戰。
貝森特認為,通過穩定幣實現的“金融自由”將進一步增強美國的金融競爭力。美國民主黨議員馬克辛·沃特斯(Maxine Waters)則指出,放棄零售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可能削弱美聯儲對貨幣政策的直接調控能力。數字貨幣能夠實現對經濟數據的實時監測與政策響應,而穩定幣則依賴私營發行商,存在系統性風險。
這三項法案實際上是對數字經濟、主權貨幣與個人隱私三者關系的再定義。鏈上美元的雛形已現,監管清晰、創新放行,這是一場技術主導的范式轉向。但美國民主黨議員沃特斯所擔憂的并非空穴來風——當貨幣政策工具滑向私營平臺,美國是否也在無意中放棄了未來的貨幣調控主動權?
美元,正在走下印鈔機,登上區塊鏈。但這一次,它可能帶著新的權力重構與系統風險一同上“鏈”。
(作者 歐陽曉紅)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歐陽曉紅
經濟觀察報首席記者 長期關注宏觀經濟、金融貨幣市場、保險資管、財富管理等領域。十多年財經媒體從業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