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孩子們要爭做民族的脊梁,一定要把我們國家建得更加強盛。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未來是屬于你們的。希望你們好好努力、奮發圖強,做一個堂堂正正、光榮自豪的中國人。”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陽泉百團大戰紀念館考察時,同前來參觀的青少年學生和紀念館工作人員親切交流。
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陽泉市郊區育才小學六年級少先隊員史沁雨備受鼓舞:“習爺爺的囑托,我記住了!我要認真讀書,加倍努力,一定要像習爺爺期望的那樣,做一個堂堂正正、光榮自豪的中國人!我認為,最好的紀念不是淚水,而是傳承;最好的告慰不是言語,而是行動。先烈們未竟的事業,我們這一代要繼續完成。”
“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今天的和平是靠革命先烈的犧牲和奉獻換來的,生逢盛世的我們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陽泉市礦區劉家垴小學五年級少先隊員楊珺雅說,“我會牢記習爺爺的囑托,努力學習,繼續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不斷增強本領,以實際行動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這是一堂讓我終生難忘的課,習爺爺的每一句話我都將牢牢記在心上!”陽泉市上站小學四年級少先隊員史曜華說,“習爺爺的教誨是激勵我前進的明燈,我一定好好努力、奮發圖強,將來用自己的雙手建設美麗家鄉!”
地處太行山的陽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也是百團大戰第一階段主戰場。依托革命老區紅色資源優勢,陽泉市各級少先隊組織高舉隊旗跟黨走,構建紅色基因傳承體系。
上站小學少工委把百團大戰紀念館等紅色場所設為“紅色教室”,經常組織隊員們前來參觀學習。“近些年,學校少工委深入挖掘太行革命老區紅色資源,通過‘紅色課程浸潤、紅色活動熏陶、紅色實踐錘煉’三大路徑,讓愛黨愛國情懷深植少先隊員心靈。”學校校長、少工委副主任王靜介紹,“不久前,在百團大戰紀念館,我校多名少先隊員代表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活動結束回到學校后,隊員代表們向大家講述見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情景,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大家展開交流討論,有的隊員結合社會熱點表達對國家發展的思考,有的隊員提出對未來的憧憬與目標,隊員們在交流中深化對總書記囑托的理解以及踐行囑托的決心。”
“我們力爭用好本地豐富的紅色資源,使隊員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熏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我中華、生態文明的種子種在心里,懂得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爭當愛黨愛國、勤奮好學、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王靜說。
在陽泉市礦區洪城河小學,每周四下午4點,“紅色故事”準時開講,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少工委主任趙燕珍,為全校2700余名少先隊員,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講述紅色故事。2022年至今,趙燕珍共為隊員們講課60余次,故事內容涉及英雄人物百余人。“這是我校少工委打造的紅色育人品牌活動之一,我們希望通過活動促進隊員成長,將愛國主義精神內化于心,幫助每一位隊員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李怡卿說:“‘我為祖國唱支歌’紅色歌曲演唱活動、‘詩韻清明傳薪火’誦讀活動等都深受隊員們的喜愛。”
李怡卿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百團大戰紀念館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寄予了深切期望。我們將始終牢記囑托,扎實推進愛國主義教育走深走實,持續深入貫徹第九次全國少代會精神,教育引領廣大隊員傳承紅色基因、傳承中華文脈、傳承奮斗精神,引導少先隊員從小立下報國的遠大志向,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貢獻力量。”
近年,陽泉市少工委常態化培養“紅領巾講解員”400余名,一批批“紅領巾講解員”利用節假日在百團大戰紀念館、中共創建第一城舊址等開展講解服務。團陽泉市委、陽泉市少工委聯合陽泉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創編紅色兒童劇《呦呦青蒿》《我們那時候》,劇目均由少先隊員主演,并在全市展演。此外,在山西,各級少先隊積極整合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宮等資源,打造百余個省級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營地(基地),涵蓋紅色教育、勞動教育、法治教育等類型。山西少先隊構建以“紅領巾心向黨”“紅領巾小五年規劃”等活動和少年軍校、少年警校、少年科學院為主體的少先隊實踐育人體系,通過打造沉浸式、互動式的教育模式,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