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直新聞報道,由“威爾士親王”號領銜的英國航母打擊群,借由前往澳大利亞參與“護身軍刀”軍演的契機,高調聲稱這是展開所謂的"印太秩序維護"之旅。不過,這艘航母一出發就遭遇三重打擊:航母打擊群本身就是北約各種軍艦“拼團”而來;走半道又把一架F-35B扔到了印度,被印度網友調侃惡搞,成為當地旅游“形象大使”;接下來要去澳大利亞參加軍演,而美國卻已對“美英澳聯盟”表現得意興闌珊。歸根到底,這是英國“打腫臉充胖子”的代價。
F-35B(資料圖)
6月23日,英國海軍的“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到達新加坡。不難看出,這是英國在向世界證明其大國存在感和軍事力量。之所以把露臉地帶選在亞太,是因為北約近年來把東擴亞太作為主要戰略目標。英國這么做也是間接的迎合美國,向世界展示他與美國的傳統盟友關系之深厚。不過據《印度時報》6月25日報道,威爾士親王號航母上搭載的一架F-35B戰機6月14日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海岸附近飛行時遭遇惡劣天氣,無法返回,被迫降落在特里凡得瑯國際機場。
英國這次F-35B的鬧劇還不止于此,戲劇性的是英方對印度嚴防死守的態度。飛機剛落地,英國飛行員就拒絕讓任何人靠近,甚至不準移入機庫,寧可讓這寶貝疙瘩在露天淋雨。每天花2.6萬美元雇保安看守,活像防賊。《印度時報》直接開火:“英國是把我們當敵人嗎?” 雖然明面上兩國是盟友,但殖民歷史舊怨未消,加上印度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讓英國對技術泄露提心吊膽。
世界都認為該架飛機僅僅是臨時降落,很快就會就會在英國技術團隊的支持下重返藍天,返回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萬萬沒想到這架飛機一天就是20天,從6月14日都停到7月4日了都沒有任何起飛離開的跡象。有報道稱,威爾士親王號航母的隨艦工程師已經對該機進行了檢查,但隨艦技術團隊未能解決該機的液壓系統故障。
位于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特里凡得瑯機場的 F-35B(資料圖)
這下英國人坐不住了。從本土調派的 30 人技術團隊遲遲沒到,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支援都沒譜。眼看航母都已經開到新加坡去了,戰機還在印度淋雨,英方終于認了,短期修不好了。現在他們只剩倆選擇:要么等到 9 月,航母返航時順路接走,要么拆解了,用 C-17 運輸機運回去。后者等于直接宣告 "維修徹底失敗",對經費緊張的英國海軍來說,哪條路都肉痛。
事實上,早在2022年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前往亞太地區秀軍事肌肉,返回英國途中,一架F-35B艦載戰斗機在地中海墜毀。沒想到,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所搭載F-35B艦載戰斗機再次出事,好歹這次并沒有墜海,而是飛往印度平安落地。F-35B戰機抵達英國就水土不服,跟英國航母境遇相同,動不動就出現各種是事故。
不過這并不是什么偶然。F-35項目自誕生以來,技術問題層出不窮,美國國防部自己的報告里列出的技術缺陷多達數百項。這些問題固然可以通過漫長的流程修復,但修復本身就是一種權力的確認。你需要美國的批準才能獲得備件,需要他們的解密才能查閱詳細的技術手冊,甚至派來的維修團隊里,也必須有美國工程師的身影。這種設計,原意是保障技術安全、防止泄密,但當飛機孤懸海外、遠離體系支撐時,這種安全保障就成了一座困住自己的“玻璃牢籠”。
“威爾士親王”號航母(資料圖)
相比之下,中國海軍的兩艘航母,才真有大國重器的氣魄——遼寧艦和山東艦率10多艘艦艇出海,在關島附近海域開啟高強度演習,驗證了“雙航母阻隔域外支援”、“單航母模擬攻防”等實戰科目,先后起降艦載機1050架次。對比“威爾士親王”號起降頻率稍高一點,就把F-35B送回本土的操作,水平高出一大截。英國海軍最大的問題,就是高估了自己,以至于兩艘航母雖然勉強服役了,使用過程卻毛病叢生。本質上是明明沒有足夠大的家業,卻偏偏要列裝兩艘航母充場面,最終也只能自咽苦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