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氣》之后,專為中國青少年打造的中國傳統文化科普叢書“少年漫游傳統文化”新書——《我們的節日》來了!
在書中,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七大傳統節日都將全景式展現,開啟孩子的文化啟蒙漫游之旅!
讓家長在趣味對話和國潮美學中,和孩子一起探索傳統節日的魅力與智慧。
P
art 01.
精美插圖
P
art 02.
目錄
P
art 03.
精彩樣章
讓我們“黏”在一起
文/三耳秀才
寶山市有一條老街,叫南門老街。臨近春節,市里發起了“我們的節日·春節”系列活動,其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非遺吉市”就在這條老街上。
一放寒假,姐弟倆就謀劃著鼓動秀才爸爸一起逛老街。
“爸爸,我們約了湉湉和壯壯,節日小營隊就差您了!”小燕子撒嬌。
李大力跟著道:“我們老師說,今年是第一個世界非遺版的春節,好看好玩的肯定多!秀才爸爸,您來選,是今天去還是明天去?”
“熱情這么高呀,那就今天吧!”三耳秀才決定暫時丟下手頭的工作,滿足孩子們的愿望。
“嚯,年味是擠出來的。”晚飯后,一到南門老街,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小胖墩脫口而出一句有哲理的話。
“咚咚咚”,循著響聲,一行人就擠向熱鬧的地方。原來是做油贊子的老字號商家,在大門左邊架起了一座威風的大鼓,鼓面中間寫著大大的“財”字。四個小伙伴聯合行動,不一會兒,小胖墩就拿到了鼓槌。
“秀才老師,您先來敲!”小胖墩對三耳秀才說道。
“你們知道如何敲鼓嗎?”三耳秀才接過鼓槌,向大家提出問題,見幾個小腦袋一臉疑惑,他笑了,“敲打‘財’字的左邊,就是‘貝’。‘貝’是金子銀子,你一敲在這上面,金子銀子往下掉,掉下來就落到你口袋里去了,‘財’字只剩下‘才’。這樣,你就有‘才’華了。”
孩子們沒空聽他說書,早就被熱鬧的年味吸引走了。南門老街是沿河而建的,過了“老字號”,再往前走就到了“非遺吉市”。
“吉市就是集市。”小胖墩盯著“吉市”上的文字說道,“都是諧音梗。秀才老師,您看,這里寫的是‘蛇來運轉’,指的是時來運轉。”
▲非遺吉市,書中插圖
“蛇,就是那個‘它’,動物指稱的那個‘它’。這個‘它’字最初指的就是蛇,后來應用范圍擴大,加了一個蟲字旁,就成了蛇。”三耳秀才不忘用古文字的知識來教導大家。
集市上懸掛著紅底黑字書法寫就的舊日童謠,迎風飄動,喜氣洋洋。小吃貨邊看邊念:“十二月忙年夜到,挨家挨戶做年糕。送年送灶事才了,又把門神貼一遭。”小燕子也加入念詩:“正月人家要拜年,衣裳都換簇新鮮。瓜子花生先供客,待煮湯團乞少延。”
▲糖畫,書中插圖
另一側,糖畫藝人嫻熟地用熱糖漿勾勒出各種吉祥圖案,旁邊等著的小女孩目不轉睛地盯著他的手,渾然忘記了手上的冰糖葫蘆;剪紙藝人手中的剪刀如同魔法棒,幾下便剪出一幅幅精美的窗花,紅紙上的圖案寓意著來年的幸福與安康,買家小心翼翼地接過窗花,滿足地對著陽光欣賞。
▲剪紙,書中插圖
走在前面的熊孩子李大力,忽然往回跑了幾步,拉起了姐姐趙小燕的漢服袖子,小燕子嫌棄地說道:“喂!別把我的新衣服弄臟了。”熊孩子道:“姐姐,前面也有皮影戲。”
“皮影戲?剛才我們走過的那個戲臺上,剛看到有表演,這里怎么也有?”小燕子疑惑道。
“這是用皮影戲的皮影元素做的‘皮影首飾’,您看上面寫的文字。”三耳秀才邊說邊念了起來:“將皮影藝術融入飾品,創意非凡。首飾輕薄靈動,佩戴間似有故事流轉,傳統與時尚碰撞。”
“可惜,看不到傳說中的打鐵花。”逛了半天集市,熊孩子失望地說。
“勞動創造了物質財富,同時也體現了精神,甚至可以說也創造了精神。像打鐵花,本來打鐵是很苦很累的事情,但再苦再累也有美。讓火花‘夸張’起來,就有了打鐵花呀!”
“這道理,和‘梅花香自苦寒來’一樣。”聰明的孫湉湉立刻聯想起剛學過的梅花詩。
逛了好久,大家的腳板都酸了,三耳秀才說道:“我請客,給你們買東西吃。你們要吃什么?”
熊孩子李大力抬頭一看店鋪牌匾,說道:“既然到了年糕店,當然要吃年糕了。”
大家抬頭一看,只見上面用彩色字體組成一行文字,小胖墩大聲念了出來:“讓我們‘年’在一起。”
《我們的節日》
作者 三耳秀才
當當購書鏈接
內容簡介
“少年漫游傳統文化”是專為中國青少年打造的中國傳統文化科普叢書,目前已出版《我們的節氣》《我們的節日》。
本書精選了最有生命力、影響最大、最能引起共鳴的七大傳統節日,循著時間,以小學生日常故事串起了這七個節日——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和重陽,輔之以“國潮風”插畫,更加契合少年心意。在本書中,作者化身“三耳秀才”,帶領趙小燕、錢壯壯、孫湉湉和李大力,進行了一場充滿經典意味的節日文化漫游,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
三耳秀才
(本名韓光智)
“中國節氣+”概念倡導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著有“少年漫游傳統文化”之《我們的節氣》《我們的節日》,《中國年輪》《跟著節氣小步走》《跟著太陽走一年》等。
↓ 點擊名片,關注浙江人民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