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意挑起全球關稅大戰,中方隨即采取反制措施,宣布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成為與美方談判的重要籌碼。然而,臺企卻將從大陸進口的稀土轉售給美國。臺前“立委”蔡正元曾爆料,臺灣地區每年從大陸進口7000噸稀土,但大部分都轉售了美國。日前,大陸出手將懲戒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緯航太科技公司等8家臺企、禁止對其出口兩用物項。
以往,大陸曾對“臺獨”頑固分子及其金主、從事“臺獨”活動的臺灣智庫和團體進行懲戒,這次則是首次制裁臺軍工企業,此舉既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必要舉措,也是對“臺獨”分裂勢力的嚴正警告。其實,早在今年 5 月,大陸就公開部署展開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要求生產商在線提交包括交易量和客戶名稱在內的相關信息,建立從礦山到出口的全鏈條數字化追蹤系統。同時,加強對第三方出口渠道的監管。此外,大陸還提高違法成本,對內將戰略資源走私定性為“危害國家安全罪”深挖幕后犯罪網絡,依法追究組織者刑事責任;對進口商虛報用途或轉賣美國的行為,立即吊銷稀土進口資質,并列入黑名單,終身禁止貿易合作。
然而,部分臺企卻頂風作案,甘當民進黨當局“以武謀獨”、“倚美謀獨”的爪牙。今年5月臺軍“銳鳶2”無人機被查出使用大陸生產的通訊模組與存儲卡裝置。去年3月,臺媒曾披露中山科學研究院生產的“天劍”“天弓”“雄風”系列導彈,所采用的火箭發動機固體燃料也是從大陸采購的。如今,大陸對臺灣地區8家軍工企業實施懲戒,將從源頭上打擊民進黨當局“以武謀獨”的軍工供應鏈。對臺灣軍工產業最致命的還是今后恐怕將難以繼續進口大陸稀土等難以替代的重要原料。
稀土是17種稀土元素的統稱,可用于制造馬達、發電機、雷達和先進半導體等,被譽為“工業維他命”。除了稀土,鎵、鍺、鋰、鈷和石墨等也是廣泛運用在電動車電池、半導體、航太和綠能科技,在地緣政治和產業鏈競爭下是重要的戰略礦物資源。目前,大陸不僅在稀土儲量上占有絕對優勢,在冶煉,加工和提純方面更是占據主導地位,加工量占全球90%以上。據說,連美國最大的稀土廠MP Materials直到現在也不得不把精礦送到中國加工。
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臺灣地區從大陸進口的稀土超過6000噸,占島內稀土進口總量96%,這些稀土被臺軍工企業生產導彈,雷達,無人機,芯片等關鍵部件。然而,部分臺企一面享受來自大陸稀土供應鏈,一面卻支持民進黨當局謀“獨”挑釁,甚至還將大量的稀土轉售給美國,可謂是吃里扒外,這種情況顯然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我們絕不會允許臺軍工企業把大陸的稀土資源變成讓人民解放軍流血的武器,更不能讓民進黨當局把大陸的稀土作為向美國“輸誠”的“投名狀”。
值得注意的是,自賴清德就職以來,為了推進謀“獨”進程,不斷提升美臺政治勾連與軍事合作,甚至不惜犧牲島內的民生利益,配合美國掏空島內的優質資源。例如,配合美方推動臺積電追加對美投資,賴清德還承諾將積極采購液化天然氣,并將防務預算提升至GDP3%,以及大幅擴增對美軍購,甚至計劃放寬美牛內臟,絞肉以及含有萊克多巴胺豬肉的進口,以期換取美方的“投桃報李”。然而,在美方公布的計劃征稅名單中,臺灣地區卻赫然在列,且稅率高達32%。為此,美臺雙方已經多次進行秘密談判。那么,特朗普會對臺采取低稅優惠政策嗎?
從美方的立場來看,臺灣地區對美存在較大貿易順差,特朗普絕不會輕易少征關稅。同時,特朗普向來善于利用關稅作為談判籌碼,通過對臺加征高額關稅,迫使民進黨當局在其他方面做出讓步。例如,進一步開放市場、加大對美投資,配合美國的遏華戰略需求等。若臺方能在這些方面滿足美國,特朗普有可能會適當降低關稅,但預計不會比日韓更優惠,這也就意味著美對臺加征關稅的稅率不會低于25%。
實際上,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對臺實施低稅優惠政策,其本質都是將臺灣作為棋子,服務于美國自身的戰略利益,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換言之,特朗普不會因臺企把稀土轉售美國而遭大陸懲戒,在關稅問題上網開一面。誠如國臺辦所言,民進黨當局“倚美”越深、“害臺”“毀臺”越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