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2025年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投下重磅炸彈:他已致函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將于8月1日起對日本商品征收25%關稅。這并非孤立行動,韓國等14國同時被列入加稅名單,其中緬甸和老撾商品稅率更是高達40%。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暗示更多關稅信件正在路上。特朗普不忘威脅:若日本反擊提高關稅,美國將立即在25%基礎上再追加同等幅度關稅。盡管他留有余地稱若日本“開放市場”可能改變決定,但日本廣播協會評論員池川陽介直言形勢“極其嚴峻”,日本政府的強烈反對似乎毫無作用。
消息傳來,日本政壇震動。次日清晨,石破茂首相緊急召開關于美國關稅措施的綜合對策總部會議。25%的稅率絕非兒戲,若如期實施,日本出口支柱產業如汽車、電子將遭遇重創。池川陽介警告,這將對日本經濟造成“嚴重影響”,絕非危言聳聽。
石破茂(資料圖)
就在這場關稅風暴席卷東京的三天后,東亞另一場重要外交會晤在吉隆坡上演。 7月10日,中國外長王毅與日本外相巖屋毅面對面而坐。微妙的時間點,讓這場會談籠罩著不尋常的氣氛。
王毅外長開宗明義,將歷史問題置于中日關系的核心位置。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他明確指出:“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始終是日方必須直面和回答的道義之問、時代之問。”他敦促日方深刻汲取歷史教訓,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在臺灣問題上,王毅更是重申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法律效力,要求日方“嚴格履行、言行一致”。
巖屋毅的回應,在關稅陰云下顯得意味深長。 他不僅表示“日方將認真對待歷史,面向未來,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更明確承諾在臺灣問題上“堅持1972年日中聯合聲明的立場沒有改變”。盡管措辭保持了外交辭令的克制,但相較于過往在歷史問題上的模糊表態,此次“認真對待”的表述,已是在中方關切核心問題上難得的清晰回應。
日方三天內的兩次關鍵行動形成耐人尋味的對照:一邊是焦頭爛額應對盟友的關稅大棒,一邊是對歷史宿鄰展現相對積極的對話姿態。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以其標志性的強硬與不可預測性著稱。他公開信件、威脅追加關稅,卻又留出“談判”活口,本質上是以國家經濟為籌碼施壓日本在雙邊談判中作出更大讓步。這種極限施壓戰術,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在兩條戰線同時作戰:既要緊急評估25%關稅對汽車、電子等關鍵產業的毀滅性沖擊并準備反制預案,又需竭力尋找避免貿易戰全面爆發的外交突破口。
與此同時,巖屋毅在吉隆坡的談話則顯示出一種戰略上的審慎與務實。在重申“認真對待歷史”這一原則立場的同時,他更著墨于“日中關系近來取得一系列積極進展”,強調雙方應“減少分歧,擴大合作”。這種側重當下合作、淡化歷史爭議的表達方式,既是面對中方核心關切的必要回應,也映射出日本在動蕩國際格局中尋求穩定與平衡的深層考量。
日本外相巖屋毅(資料圖)
日本面對美國單邊關稅時的焦慮反應與對華外交中展現的克制務實,揭示了其當前外交的艱難平衡術。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不僅是對日本經濟的直接威脅,更深層地動搖了日本對傳統安全同盟的穩定預期。當盟友關系在經貿領域變得如此不可預測,日本不得不重新審視其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巖屋毅在吉隆坡的“認真對待歷史”承諾,既是回應中國堅守的歷史正義訴求,也是在復雜棋局中尋求新平衡點的現實策略。在被迫兩面受壓的背景下,日本需要同時穩住對美同盟框架與對華務實合作這兩條生命線,避免在日益緊張的大國博弈中淪為犧牲品。
特朗普的關稅威脅與巖屋毅的歷史表態,看似孤立事件,卻在同一周內勾勒出亞太地緣政治的微妙轉向。盟友的經濟施壓與宿鄰的歷史心結,正迫使日本重新校準其外交重心。當美國再次揮舞單邊關稅大棒,其亞洲盟友的反應鏈可能已悄然松動——日本在吉隆坡的審慎表態,也許只是這場復雜棋局中,第一塊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