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不是缺天才,而是缺能兌現天賦的人,這話聽著挺扎心,但拿奧拉迪波的經歷來說,真就一針見血,他曾是榜眼秀,小韋德的稱號、魔術的希望、步行者的全明星,巔峰時場均23分,攻防一體,搶斷王,最佳一防,連續兩年全明星,怎么都像是要沖超巨的節奏,步行者當年甩出4年8400萬美元的大合同,這在當時絕對是誠意滿滿,可奧拉迪波沒答應,他的目標是頂薪合同,說白了就是“我還要更高的天花板,換作旁人,可能會說人家有自信,有底氣,也有實力,問題來了,職業體育的殘酷就在于,天賦、努力、自律、運氣、健康,缺一樣都可能直接斷送前程。
命運轉折點來的太快,2019年那次膝蓋大傷,直接把奧拉迪波從巔峰拽了下來,右膝肌腱撕裂,這不是普通的小傷,很多球員遇到這種傷,基本要么狀態腰斬,要么直接報銷,奧拉迪波當然也想回來,復出后也有過短暫高光,比如火箭那會兒,場均20分不是問題,甚至火箭也給過他大合同,只是他依然選擇了賭一把,認為自己還能回到巔峰,結果呢,傷病接踵而至,復出沒多久又倒下,22年只打了8場球,22-23賽季結束后,奧拉迪波已經兩年沒能在NBA賽場亮相了,這時候再回頭看,拒絕那8400萬的大合同,多少有點“高開低走的意味。
其實從球迷視角看,奧拉迪波這個例子很有代表性,NBA的舞臺更新換代太快,年輕人一茬接一茬,哪怕你曾經是全明星,只要連續兩年沒球打,市場就會瞬間冷卻,33歲的奧拉迪波,現在已經不再是球隊眼里的“未來核心,而更像是個“能不能打還得看身體的老將,這種落差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挺難受的,外界不少聲音覺得他還在堅持,挺勵志,但也有人說他太過自信,錯失了大合同,歸根結底,職業運動員的窗口期真的太短,賭對了贏麻了,賭錯了就變成了“教訓。
話說回來,奧拉迪波始終沒放棄訓練,最近面試CBA球隊的消息傳出來,圈內外都炸了鍋,有人調侃“來CBA養老,也有人覺得他還沒到徹底退役的時候,畢竟33歲,在NBA可能算老將,在CBA其實還算黃金年齡,像馬布里、弗雷戴特這些外援,來CBA都能打出身價,奧拉迪波的身體素質和進攻技巧,放在CBA絕對屬于頂級檔次,問題是,經歷了這么多大傷,他還能撐起多少比賽,能不能適應高強度對抗,這些都得打上問號。
有意思的是,奧拉迪波的經歷也讓很多球迷感嘆,NBA的“賭徒太多,年年都有人拒絕大合同想搏一搏,結果大多數都成了“反面教材,比如前幾年諾埃爾拒絕獨行俠的7000萬,最后只拿了底薪,奧拉迪波現在這波操作,怎么看都有點“前車之鑒的味道,當然,換個角度想,球員追求更高的合同沒錯,只是現實太殘酷,傷病和年齡從不等人,拼到最后,留給他們的選擇其實并不多。
再看看CBA這邊,近年來外援市場也在變化,聯賽水平在提升,外援的待遇也不像前幾年那么“躺贏,奧拉迪波如果真來CBA,能不能成為“下一個馬布里或者“下一個哈德森,其實并不確定,畢竟CBA有自己的節奏和規則,適應不適應,身體能不能扛得住,都是未知數,不過就奧拉迪波的經驗和能力來說,來CBA打兩年,賺點補償性的合同,順便帶帶年輕人,也算體面收場。
奧拉迪波拒絕8400萬肥約后一路波折,33歲面試CBA,說是“高開低走也不算夸張,這種劇情在職業體育圈子里其實并不少見,NBA就是這樣,機會和風險并存,幸運和遺憾永遠交織,奧拉迪波現在還能站在球場上,保持訓練,說明他沒徹底認輸,至于能不能在CBA打出第二春,能不能用表現回懟一波質疑,大家都在看,職業體育的世界從來不講情面,只有結果會說話,至于未來如何,走著瞧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