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起,各省份養老金調整方案將陸續公布,今年會咋變?會直接提低限高嗎?
根據養老金調整通知要求,各省份將會抓緊制定當地的調整方案,盡快落實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調整,并且補發差額,現在到了7月15日,從今天開始,各地的方案也將陸續出爐。由于今年漲幅下降到了2%,同時又重點傾向于養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員,那么養老金調整方案會怎么變?會直接采取提低限高的做法嗎?我們來解讀一下。
根據調整通知,今年的養老金調整辦法還是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三步走的方法來進行,其中掛鉤調整部分,通知里面還是明確要體現“長繳多得和多繳多得”的激勵原則,應與退休人員的工齡和養老金水平掛鉤。
從這個措辭來看,今年各地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應該還是會采取跟工齡和養老金雙掛鉤的方式,跟去年一樣,在掛鉤調整環節,工齡越長、養老金水平越高,上漲金額也就會越多。不過,考慮到今年要對養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員重點傾斜,那么會不會在掛鉤調整中進行提低限高呢?
應該說,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比如北京在過去的養老金調整中就存在類似的做法,比如去年,在跟養老金掛鉤調整時,高于6813元的,漲15元,低于6813元的,漲30元。同樣是工齡40年,一位養老金4000元的退休人員,同等條件下,上漲金額可以比養老金8000元的人更多,能起到提低限高的作用。
但是,今年各地采取這種做法的可能性并不大,大概率還是會通過提高定額調整的比重、適當降低掛鉤調整比重,來對養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員進行傾斜,因為這樣相比之下,可能更加“溫和”一些,也能一定程度上發揮提低限高的功能。
我們來舉例說明一下,假設一位退休人員工齡30年,養老金2500元,所在地去年的調整方案,定額調整為32元,掛鉤調整部分,工齡每滿1年增加1元,跟養老金水平掛鉤,漲幅為1%,高齡傾斜調整,額外增加20和40元。
由于今年漲幅降低1%,為了體現出調整重點,假設該地提高定額,降低掛鉤,具體是這樣的:定額調整為36元,掛鉤調整部分,工齡每滿1年增加0.6元,跟養老金水平掛鉤,漲幅為0.6%,高齡傾斜調整不變。按照該方案,上述退休人員可以上漲36+30*0.6+2500*0.6%=69元,實際漲幅為69/2500=2.8%,要比今年的漲幅高出了0.8%,這是可以體現出政策傾斜的。
綜上所述
時間已經來到7月15日,各省份的養老金調整方案也將陸續迎來公布,今年由于漲幅下降了1%,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標準也將會面臨變化,不過考慮到今年重點傾向養老金偏低的人員,各地預計會側重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則大概率會弱化。至于會不會直接采取提低限高的做法,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養老金調整還是要體現一定的激勵性。其實,養老金低于人均水平的退休人員,通過養老金調整辦法,實際的漲幅一般可以高于2%,間接上其實已經存在“提低限高”的功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