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比25!這開局簡直比老北京豆汁兒還難以下咽!"場邊觀眾攥著礦泉水瓶的手都冒汗了,眼瞅著U19女排世錦賽的中日對決就要演成慘案。誰成想袁志教練大手一揮,替補席上那個扎著高馬尾的姑娘甩著毛巾就蹦起來了——曹燁軒,這個原本登記表上寫著主攻的18歲小將,愣是臨時改打接應就把日本隊給整不會了。
這丫頭站上場那架勢,活像胡同里突然殺出來的乒乓球高手。1米82的個頭在排球圈算不得出挑,可那彈跳跟安了彈簧似的,第三局兩個探頭球砸得咚咚響,日本隊員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哎喲我去!這球商絕了!"解說員嗓子都喊劈了,只見那姑娘手腕一抖,明明能扣的球愣是變成小吊球,落點刁鉆得跟繡花針似的。場邊技術統計員低頭一看:全場14分里5個攔網,這數據擱職業聯賽都夠吹半年。
要說最絕的還是第二局那個爭議判罰。裁判哨聲剛落,日本隊員都開始擊掌了,曹燁軒卻蹲在地上慢悠悠系鞋帶。等視頻挑戰結果出來,大屏幕明明白白顯示壓線球,這丫頭站起來拍拍膝蓋,轉頭就給隊友比了個"穩住"的手勢。您猜怎么著?接下來三個發球直接打亂對方一傳節奏,活脫脫上演現實版"亂拳打死老師傅"。
觀眾席上有老球迷直拍大腿:"這不就是當年周蘇紅的味兒嗎?"確實,那種臨危受命還能玩出花的勁頭,讓人恍惚看見黃金一代的影子。接應位置這些年就靠龔翔宇獨挑大梁,替補席上的隊員換了一茬又一茬,誰也沒想到破局的會是個臨時改位置的"外行"。您說這算不算歪打正著?主攻手出身的底子讓她扣球力道十足,臨時客串反倒打出不按套路出牌的奇效。
技術分析員賽后翻著數據表直咂嘴。曹燁軒的扣球成功率高達58%,比對面專業接應還高出12個百分點。更絕的是那些神來之筆的處理球,第三局18平時候有個眼看要出界的球,她愣是跨步到廣告牌邊上撈回來,順手還撩了個貼網球。日本自由人撲救時直接滑跪兩米,那場面簡直能當排球教科書插圖。
場邊花絮更有意思。第二局暫停時鏡頭掃到替補席,這姑娘正拿著毛巾給二傳擦汗,自己倒跟沒事人似的。隊友后來爆料,上場前教練問緊張不,人家回了句:"橫豎都是打,主攻接應不都往地上砸么?"您聽聽,這心態比老北京城墻還穩當。
要說這場逆轉有啥啟示,大概就是排球場上永遠別按常理出牌。日本隊賽前肯定把中國隊的戰術本背得滾瓜爛熟,哪料到殺出個"程咬金"。現在球迷論壇都炸鍋了,有人翻出曹燁軒初中打籃球的視頻,那彈跳高度早顯露出運動天賦。體育局青訓處的領導怕是連夜在翻檔案,這苗子當初怎么沒早點發現?
比賽結束哨響那刻,轉播鏡頭逮住個細節。曹燁軒沒跟著隊友瘋跑慶祝,反而蹲下來摸了摸地板。后來記者問起這事,小姑娘笑得見牙不見眼:"得記住這塊福地啊,下次還往這個角度吊球。"您瞧瞧,這哪像剛立大功的樣兒?分明是胡同里跟大爺下棋贏了五塊錢的嘚瑟勁兒。
技術臺那邊正忙著更新數據,曹燁軒的扣球高度居然追平了成年組紀錄。要不說年輕就是本錢呢,這爆發力配上鬼精的頭腦,活脫脫現代排球最缺的復合型人才。現在各隊教練組估計都在撓頭:下回遇上中國隊,到底該重點盯防她的強攻,還是提防那些神出鬼沒的小球?
更衣室里飄著跌打藥酒的味道,姑娘們嘰嘰喳喳復盤比賽。有個細節特別耐人尋味——決勝局15平時,曹燁軒發球前特意看了眼記分牌。后來二傳透露,這丫頭私下說過:"數字跳得越歡,我手就越穩。"這種混不吝的勁兒,倒讓人想起當年雅典奪冠那批"黃金一代"。
排球圈的老記們已經開始翻黃歷。上次中國隊冒出這么個橫空出世的新星,還要追溯到2013年的朱婷。如今這接應位置上的"及時雨",保不齊就是巴黎奧運周期的秘密武器。您別看現在網上吹得歡,真要看這姑娘能走多遠,還得瞧后續比賽能不能持續高光。畢竟排球是圓的,今天能砸懵日本隊,明天也可能被歐美高妹教做人。
頒獎儀式上有個鏡頭特寫。曹燁軒踮腳掛獎牌時,運動服后領露出塊膏藥。隊醫后來解釋是訓練時救球擦傷的,這丫頭硬是纏著繃帶打完全場。現在您明白為啥球迷叫她"曹鐵人"了吧?這外號可不是白來的,那拼勁跟焊在骨子里似的。要說這場球最大的收獲,或許不是晉級八強,而是讓大伙兒看見女排精神的新火種。
本報道旨在倡導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如有版權或內容問題,請通過官方渠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核查并調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