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一場勝利的代價,讓人看著都心里發緊,這場中國女排對美國女排的五局大戰,原本該是個“逆轉燃爆,集體合影的大團圓,結果最后鏡頭一轉,隊長龔翔宇倒在地上,隊友攙著走下場,連最后的合影都沒參加,怎么說呢,這畫面挺戳心的,勝了球卻沒法徹底高興起來,球迷心里的那根弦,還是被小宇的傷勢狠狠拽了一下。
其實這場比賽從開頭就有點不順,中國女排前兩局狀態飄忽,龔翔宇在一傳上的起球質量明顯不在線,還出現了直接送探頭的尷尬場面,說實話,誰都看得出來她的左膝包著厚厚的冰袋,移動速度慢了不止一檔,要不是“帶傷硬上,哪有這么多失誤,不過到第三局開始,場面突然變了,龔翔宇進攻端打得像開掛,打點、打線、借手得分,效率直接拉滿,20扣14中,1次失誤,65%的成功率,真不是一般人能頂住的強度,這也就是為什么女排這個體系離不開她,球迷都知道,關鍵時刻還得靠老隊長穩場子。
問題來了,打到第五局開頭,美國女排一個快攻,龔翔宇在網前下地防守,結果直接趴地上起不來,現場鏡頭給得很緊,能看到她那種“咬牙都站不起來的痛苦,最后還是被隊友架著下場,連賽后的勝利合影都沒出現她的身影,這一幕對中國女排來說,打擊不亞于丟一局球,大家都在問,這到底是膝蓋老傷復發,還是又添了新傷,畢竟從2016年進國家隊以來,龔翔宇基本沒缺席過什么大賽,這次要是真傷得重了,后面總決賽怎么辦,隊里還有誰能頂上她的位置。
聊起龔翔宇的作用,懂球的都知道,她不是那種數據爆炸的“刷分型主攻,但她是全隊的“萬金油,進攻、防守、串聯、組織,哪兒缺人補哪兒,尤其是經驗和抗壓能力,年輕隊員能放心大膽地在場上“擺爛或者失誤,背后都是因為有她兜底,網友說她是中國女排的“勞模,其實更像是那種一線老兵,疼了也不會先喊出來,比賽結束冰袋一敷就過去了,這種帶傷作戰的精神,說實話,別說現在的年輕隊員了,就是球迷也會心疼,誰還沒被她的“鐵人屬性圈過粉。
但現實很無情,年齡的紅線和傷病的暗礁,誰都逃不過,這次VNL每場打完她都得冰敷左膝,其實早就是在強撐,賽場上還能打出效率,更多是靠習慣和意志頂住,細看前兩局的表現,移動慢、起球面積變小,直接影響了一傳體系,沒辦法,這就是“老傷號的無奈,拉傷、積勞成疾、反復復發,比賽越打越多,身體也越難恢復,網友調侃說中國女排傷病名單比得分榜還長,其實就是這個意思,誰都知道,龔翔宇這次要是真倒下了,排兵布陣、臨場調整全得重來,趙勇教練手里牌本來就不多,現在更是雪上加霜。
你說巧不巧,正好總決賽淘汰賽要對陣波蘭,外界都在討論,是不是該讓龔翔宇休一休,別再硬頂了,畢竟后面還有更多比賽,女排不能光靠一個人撐全隊,球迷這邊都在點贊回懟——既心疼她,又擔心沒有她中國女排會不會直接“掉線,其實這就是“全能隊長的尷尬,沒人能完全取代她,但也不能讓她一直帶傷硬扛,這回缺席合影,已經是個警鐘,不能再視而不見了。
再回到這場比賽,除了龔翔宇之外,中國女排整體的韌性還是值得點贊,逆轉美國女排本身就不容易,尤其是在主力受傷、全隊情緒波動的情況下,能咬下來說明團隊底子還在,不過說到底,關鍵時刻還是要靠老隊員站出來,年輕球員雖然有沖勁,但經驗和抗壓能力還差點火候,這也就是為什么球迷看到龔翔宇倒地,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揪心,贏了球卻輸了人,誰都知道這買賣不劃算。
輿論這邊,各路解說和自媒體也都在刷龔翔宇的傷情,大家都希望不是大傷,給了很多祝福,更多的評論其實是在敲打管理層和教練組,別再讓主力帶傷死撐,輪換、保護、科學訓練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這幾年中國女排的換人難題一直沒解決,龔翔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主力一倒,全隊節奏全亂,后備力量什么時候能頂上來,還得看后面的比賽怎么調整。
最后說一句,女排不是一個人的戰場,龔翔宇的拼搏值得敬佩,但她更需要一個能一起分擔壓力的團隊,未來的比賽還多的是,帶傷硬撐不是長久之計,球迷當然希望她早點康復、重回賽場,但也希望中國女排真正學會“團隊作戰,別讓全能隊長再獨自扛下所有壓力,畢竟,這支女排,真的離不開小宇,但更不能只靠她一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