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少年U系列籃球聯賽(體校杯)高中組小組賽打成這樣,真沒多少人能想到會有大黑馬殺出來,李沂澤這個名字,原本對于CBA球迷還算陌生,但這一場37分鐘砍下37分、13個籃板、5次助攻和5次搶斷的數據,直接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尤其是帶隊逆轉杭州體校、最后1分險勝的戲碼,怎么看都像是劇本,但偏偏人家真就做到了,這種表現,放在哪個青訓體系都算天賦爆表,關鍵是,目前還沒有哪支CBA球隊青訓隊跟他有實質性接觸,廣東球迷這邊已經有點坐不住了,畢竟鋒線缺人不是一天兩天了。
不得不說,李沂澤的身體條件和技術特點,的確很對廣東隊的胃口,身高2米能打1-3號位,三分和防守都在線,雖然現在還不是那種能持球主攻的鋒線,但以他的靜態天賦和場上的嗅覺,簡直就是鋒線“刮獎的理想對象,看看廣東目前三號位的儲備,夏振峰身高臂展不算頂級,打法還越來越向無球投手偏,三號位從來都是短板,夏振峰也就勉強能用,這種背景下,李沂澤這種“王炸潛力股一旦空降,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問題來了,廣東到底有沒有機會截胡李沂澤,朱芳雨敢不敢下這個手,歷史上類似的操作其實就有,比如當年撿漏陳家政,靠的就是出手快,預算到位,別的隊還沒反應過來,人已經到手,眼下李沂澤還沒被其他CBA球隊盯上,廣東其實是有窗口期的,球隊現在資金鏈肯定沒法大規模砸外援,內援交易又不可能動徐杰、胡明軒這種國家隊主力,鋒線本土補強只能自己動手,自己培養,這套邏輯其實已經很清楚了。
看回李沂澤的比賽細節,這孩子攻防兩端都有東西,進攻端主要靠無球跑動和接應,三分線外敢投敢進,防守端經常靠身體素質完成大帽和搶斷,場均能打出20+10+5的全能數據,基本上是那種在青年賽場上有壓制性的存在,當然也不能神化他,畢竟打CBA還得看能不能抗住成年人的強度,但就潛力和成長空間來說,這已經是廣東青訓近年來能碰到的最優解之一,別忘了,廣東這一批新王朝陣容,王洪澤、楊溢、黃明依、徐昕、彰華非這些人都在逐步接班,唯獨三號位一直沒補齊。
說到底,這就是個“先下手為強的邏輯,誰能在李沂澤打出名氣之前搶到手,誰就多了一張王炸級底牌,等到其他CBA球隊反應過來開始競價,廣東就被動了,反觀朱芳雨和杜鋒這幾年在簽約、培養年輕人這塊確實有一套,廣東青訓的梯隊深度和成果是公認的,問題只是肯不肯冒點風險,畢竟李沂澤現在還沒完全兌現天賦,萬一水土不服怎么辦,但不賭就永遠補不上短板,鋒線缺人又不是啥秘密,廣東要想穩住爭冠窗口,這種潛力股必須得搏一把。
說到這里,也能理解球迷的焦慮,廣東隊近年引援越來越謹慎,不愿意為了一時之需砸大錢,外援上不去,內援搶不到,青訓只能靠自己,鋒線這個坑再不補齊,未來三年恐怕還是要靠后場小個子硬撐,夏振峰能不能頂起來還是未知數,李沂澤如果能被廣東截胡,哪怕只是個輪換球員,也能提升三號位的容錯率,你說巧不巧,這種時候遇到一個能打能搶、還沒被大隊簽下的天賦鋒線,廣東隊不出手,難道等著被別人抬價?
最后一句話,廣東隊要想在未來幾年繼續保持爭冠競爭力,鋒線必須補強,李沂澤現在就是最現實的機會,朱芳雨如果能像當年簽下陳家政那樣果斷,這筆投資大概率穩賺不賠,等人家成名了再去搶,恐怕就不是現在這個價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