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籃今年休賽期的操作其實沒啥懸念,王哲林頂薪留隊,崔曉龍補強后衛線,該花的錢沒省,架子搭得挺大,外援這塊卻突然卡殼,說到底就是:洛夫頓想要的太多,上海男籃也不是冤大頭,這買賣談不攏,誰也不想先低頭,這就把“外援續約難這道老題又擺上了桌面
說洛夫頓漫天要價,聽著像段子,但有點球迷心里其實也明白,這哥們上賽季數據確實炸裂,常規賽場均25.3分12.6板6.5助攻1.6搶斷,命中率53.8%,CBA最佳外援的頭銜也不是白給的,關鍵是他在場,上海男籃的進攻套路一下就豐富了,不少場次就是靠他“硬解,籃球圈子里都知道,像這種能一肩挑大梁的外援,工資帽頂著也正常,但問題是,到了季后賽風向就變了,廣東男籃一上強度,洛夫頓直接啞火,場均只剩15分,命中率跌到37.2%,三分更慘只有25%,罰球連6成都不到,這種落差說實話太明顯,咱就問一句:真值得賭上全隊的外援工資帽嗎
網上有聲音說洛夫頓被廣東防到“心態崩,其實也不算夸張,畢竟CBA季后賽的強度,外援扛不住的見得多了,關鍵時刻球星該干的事沒干成,老板、球迷心里都不服氣,哪怕常規賽表現再好,季后賽掉鏈子就會被無限放大,這是CBA外援生存的鐵律,歷史上不是沒見過,像當年弗雷戴特在上海也有類似遭遇,常規賽無解,季后賽被針對,外援價值瞬間打了折扣
再看洛夫頓的談判操作,其實挺典型的“高開高走,明知道NBA夏季聯賽難混出頭,還想拿CBA當跳板,甚至主動找代言,提出免費代言這種條件,某種程度上就是在賣自己的人設,但上海男籃不是沒見過世面,工資帽擺在那,真給洛夫頓頂薪,別的外援怎么想,隊內氛圍怎么平衡,管理層顯然也要算這筆賬,這種時候就得有點“談判藝術,但洛夫頓這波操作太直接,直接把自己推到了外援市場的高價區,沒人敢接盤也正常,畢竟CBA俱樂部不是慈善機構
再一個,上海男籃外援這幾年確實挺折騰的,哈維估計也不續了,回看最近兩個賽季,外援更換像走馬燈,管理層、教練組都被折騰怕了,成績起伏大,第一階段擺爛,后期臨時救火,這種節奏打誰心里都沒底,球迷調侃“外援像抽盲盒,其實也不算冤枉,久事俱樂部這回直接派主帥盧偉去美國夏季聯賽現場選人,說明對外援問題確實上心了,但現實一點說,夏聯能撿到便宜貨的可能性有多大,大家心里都清楚,能打出身價的外援,NBA球隊早盯上了,撿漏不是沒希望,但概率真不高
此情此景,其實很像前幾年CBA外援市場的“擺爛博弈:外援要價越來越高,俱樂部越來越精,誰都不想做冤大頭,結果就是優質外援變稀缺,剩下的只能靠運氣和眼光,誰能找到下一個“性價比爆款成了比拼管理層水平的關鍵,這種局面下,外援的議價能力其實也被慢慢反制了,像洛夫頓這種頂級大外,開天價不一定有人敢接,反而容易把自己晾在市場上
回頭看,洛夫頓其實也挺難的,NBA沒戲,CBA要價又太高,其他俱樂部也不敢輕易接盤,真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球迷們調侃“洛夫頓這把押大押小都沒贏,其實說的也是實話,畢竟職業聯賽就是這樣——數據好不等于一勞永逸,賽場表現決定飯碗,關鍵時刻掉鏈子,哪怕你再全能,老板也得精打細算
上海男籃這波操作,算不上激進,但也不算保守,放棄洛夫頓頂薪,選擇冒險去夏聯淘貨,說白了也是無奈之舉,身處現在的CBA外援市場,誰都想簽大腿,但誰都怕買到“紙老虎,上海男籃這回要想逆轉近兩年外援不順的走勢,只能賭一把管理層的眼光和運氣
結尾再補一句,對現在的CBA俱樂部來說,外援的“性價比永遠是剛需,花大錢買大牌,風險和回報都擺在那,上海男籃這次選擇“推倒重來,雖然有點冒險,但比起盲目續約頂薪外援,至少還算理智,球迷們也別太焦慮,等夏聯一過,看看久事能不能撿到下一個“爆款,要是真有驚喜,點贊回懟也不是不可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