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華為員工發文:大學畢業十五年,大廠十三年,技術中層,賺了近千萬,如今年齡越來越大,也意味著越來越不穩定。我所在的縣城高中重點班中,和我競爭第一名的同學如今晉升副處(地級市副區長)。
從此刻起,我倆的差距越來越大啦,不知道10年后會成為什么樣子。
不管怎么說,我倆都屬于農村孩子,通過上學改變了各自的命運。
兩個人同屬農村娃,大學畢業后一個在大廠賺了近千萬,這已經是很多人一輩子都掙不到的錢。另一個年紀輕輕便是體制內副處,已經超越了多少人的天花板。在大喇叭看來,兩個人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這位華為員工在文中感到自己往后跟高中同學的差距越來越大。年齡越來越大,職場生涯處于下坡路;反觀體制內的高中同學,職場生涯的巔峰期才剛剛開始。但是這樣強行對比有意義么?不同的行業、崗位,你吃到的紅利肯定不一樣。
一位粉絲朋友就有過此煩惱,他曾經和自己的體制內好友經常對比各自的生活,發現各自羨慕著對方。他的好友在老家地級市某市直單位工作,中層,正科。
每次逢年過節回老家,兩個人聚在一起聊天,免不了互相恭維一番。結果是我羨慕他穩定,他認為我自由、多金。最后一致認為:這就是一個圍城,外面的想進來,里面的人想跳出去。
去年我(這里特指粉絲朋友,下同)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被裁,當時我對未來的工作生活感到迷茫,趁著放寒假帶著孩子提前回了老家。那段時間兩個人碰面聊天,我強烈表達了對他穩定生活的向往,一份工作直接干到退休,不用考慮失業換工作,太爽了。他則嫉妒我的裁員賠償,30多萬,頂他3年的工資了,并且擁有自由、不受約束的生活。他說你工作不開心了可以“炒掉”老板,賠憑借自己的能力再找份工作。而我呢,辭職我都不知道還能干什么,雖然穩定,但都是在被動接受。如果再來一次,問我是否愿意交換?
我想了想,一時語塞沒了答案。如果從不同角度對比的話,各有好壞吧。
職場:我在一線城市,有房有車,年收入和媳婦加在一起到手70多萬。扣除家庭開銷(房貸、養孩),每年能剩下30多萬。
他和媳婦都在體制內,媳婦是高中教師。收入兩個人加在一起不超過30萬。沒有房貸,單位管飯,除去家庭成本,每年也能存10多萬。
車輛:我家一輛30多萬的新能源車;他家則是一輛十幾萬元的油車。
教育:我家所在的學區一般,所以把女兒送到了私立小學,每年學費5萬,課外報班3萬。
他的孩子在單位對口的公辦重點小學,學費大頭在報輔導班上,一年不到2萬塊錢。
工作與家庭:我一般下班回到家在晚上10點多。這個時候孩子已經睡著了,清早孩子上學我剛起床。
他則是擔負起接送孩子的責任,因為媳婦教高三畢業班,起床早,回家晚。
穩定性:我不確定自己還能干多久。即便公司不裁員,我的身體也快熬不住了。他可以一眼望到頭干到退休,各項福利保障也很好。
如果非要對比的話,我所在的家庭掙錢比較多,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職業生涯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賺錢能力也在下降;他的家庭收入不算多,但因為花銷少,所以細水長流。我的家庭遇到很多事情首先想到的是用錢解決,而他家則是人脈。
總的來說,我們在各自的城市都不屬于大富大貴類型,各自在單位通過自己勤勤懇懇的工作讓家庭過上小康生活。在賺錢和穩定之間,很難做到兩全其美,有得必有失。既然選擇了,就無所謂誰好誰壞,誰對誰錯。
作者:大喇叭;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