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籃這個休賽期確實沒閑著,外援市場動作一波接一波,按現在流出的信息看,兩位小外援的選擇基本算是“板上釘釘,但最大懸念還在大外援這塊,球隊上下都在等NBA夏季聯賽的“最后一錘,局面有點像小區樓下打籃球,主力還沒定,替補已經熱身,大家都盯著場邊看誰先喊“到我了這事,其實球迷早有心理準備,但心里還是懸著。
先說古德溫,這位上賽季山西的美式后衛,實際上早在聯賽結束后就有風聲說他要換隊,上海這一波操作也不算突然,據說薪資要求不高,關鍵是沒鎖優先續約權——這招熟悉吧,CBA不少外援都是靠打一季再自由身抬身價,去年山西就是這么簽的他,說白了就是留條后路,誰給機會就去哪,這年頭外援市場不比以前,大家都精得很,所以古德溫來上海說實話,既現實也合常理,畢竟他能得分、能帶隊,山西那種環境都能打開,換到資源更好的上海,理論上不會差。
再來看布萊德索,這名字對CBA球迷來說不算陌生,畢竟是老將了,盧偉指導還在美國夏聯期間親自碰了面,這也算是“親自蓋章了,按教練說法,很有信心續約,球迷都知道,布萊德索的防守和硬度一直在線,就是狀態起伏大點,但到了季后賽還是頂得住壓力的,最關鍵的是,外線防守在CBA永遠是剛需,特別是常規賽那段上海經常被外線爆錘的場面,印象太深刻了,這回續約布萊德索,至少說明管理層不想再擺爛,打算正兒八經沖一把。
當然,真正讓人上火的是大外援這攤事,早有傳聞說上海最先聯系的是洛夫頓,結果經紀人直接開價300萬美金以上,這在CBA工資帽下等于“謝謝再見,全聯盟能出得起這個價的沒幾個,上海明顯不想被宰,盧偉去美國面談也就是走個流程,最后實在談不攏只能放棄,畢竟總不能把全部工資帽砸在一個人身上,球隊還要整體運轉呢,這事說起來挺現實,但也扎心,畢竟洛夫頓去年表現確實好,真要留下,球隊競爭力肯定不一樣,可惜市場就是這么殘酷。
問題來了,既然洛夫頓懸了,新的大外援去哪找,答案其實早在采訪里埋下伏筆,盧指導說美國有看中的球員,但人家都盯著NBA合同,夏季聯賽沒消息前誰也不敢保證,有點像買彩票,球迷只能等,管理層也只能等,這種狀態下,外援人選變數很大,說不定等到八月中旬才有定論,期間各種流言、各種緋聞肯定不會斷,球迷早就習慣了,但內心還是難免焦慮,畢竟大外援對于球隊體系的重要性,比什么都現實。
說回本土陣容,上海這波操作倒是值得點贊,劉正清交易來崔曉龍,加上王哲林和劉錚的續約,至少主力架構沒散,去年常規賽初期那波慘敗,很多時候就是陣容不整、磨合不足,現在有了小外援穩定輸出,大外援只要不拉胯,整體強度肯定提升,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能不能打出來還得看后續磨合和臨場應變,畢竟CBA這個聯盟,一到關鍵時刻什么幺蛾子都可能冒出來,主教練臨場指揮、外援狀態波動、內部傷病,這些都是未知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國內球員的潛在變動還沒完,圈里都知道,上海管理層不止盯著一張牌,夏天窗口期沒到最后一刻,什么操作都有可能,球迷別覺得現在陣容就已經定型,說不定還有新交易或者簽約,畢竟去年那種“虎頭蛇尾的開局,誰都不想再經歷一次,管理層這回態度明顯更務實,也更謹慎,寧可多等一會,也不想重蹈覆轍。
不過話說回來,外援市場的博弈其實就是CBA縮影,什么優先權、自由身、工資帽,明面上是規則,其實背后全是人情世故和利益博弾,大家都想贏,但誰都不想被當冤大頭,這也是現在球迷越來越理性的原因,誰都不是傻子,誰都知道球隊補強不是靠喊口號,更不是靠砸錢,關鍵是要選對人、用好人,別再搞“買菜式引援,別再吃回頭草,畢竟聯賽強度和節奏每年都在變,真正能適應的才是好外援。
最后總結一下,上海男籃目前的小外援組合基本到位,大外援還要等NBA夏聯的結果,這種“懸著一口氣的狀態可能還得持續一段時間,球迷雖然著急,但也只能靜觀其變,畢竟這個休賽期已經算是積極操作了,只要大外援選得靠譜,再加上本土陣容的優化,新賽季打進季后賽沒太大懸念,至于能不能走得更遠,還得看最終定下來的外援質量和團隊磨合,畢竟CBA每年都在變,誰能笑到最后,永遠都是留給有耐心和眼光的那一波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