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特朗普在俄烏沖突問題上投下一枚重磅炸彈,宣布對烏克蘭進行大規模軍事援助。其表面理由直指普京,表達對俄方的強烈不滿。
不過,這僅僅是特朗普對俄“三板斧”的第一招。
與此同時,國際棋局也變得更加復雜,法國總統馬克龍宣稱,支持烏克蘭的“意愿者聯盟”已壯大至30國,瞬間將局勢推向了看似懸殊的“3對30”境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普京一方迅速作出反應,幾乎同步地派出了關鍵人物前往北京。
特朗普使出三板斧
特朗普在對俄政策上態度大變,他在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時,毫不掩飾對普京非常不滿意。雖然承認與普京的通話很愉快,但緊接著就抱怨這些對話毫無意義。
他的不滿迅速轉化成了實際行動,一項頗具震懾力的經濟威脅,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在50天內無法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商品征收高達100%的關稅。這相當于對俄經濟命脈的全面封鎖。
更具策略性的是他拋出的次級關稅概念,白宮官員隨后解釋,這指的是針對那些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的第三方國家征收的關稅。
雖然細節模糊,但意圖清晰,逼迫全球能源買家在購買俄油遭美國懲罰和放棄俄油之間做痛苦抉擇。這種不確定性本身,就像懸在許多國家頭上的利劍,構成了強大的心理威懾。
不過,經濟施壓并非唯一手段。就在揮舞關稅大棒的同時,特朗普宣布已與北約達成完全批準并執行的協議,將向烏克蘭輸送最先進的武器裝備。
他特別強調,數十億美元的軍備費用將由北約迅速支付,武器將立即運抵戰場。其中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更是被點名將在數日之內交付烏克蘭。
北約秘書長呂特補充說明,援助范圍遠超愛國者,德、加等七國已明確加入此輪武裝烏克蘭的計劃。耐人尋味的是特朗普對國會正在推進的對俄新制裁法案的態度。
他表示不確定是否需要,認為議員們可能浪費時間,但又留有余地說可能有用,拭目以待。這種模棱兩可,恰恰暴露了美國內部在對俄策略上的分歧與拉扯。
貿易封鎖、武器傾瀉、潛在的國會制裁,這三板斧雖方向一致,力道和后續卻仍存變數。當經濟與軍事的雙重壓力撲向莫斯科,西方的聯盟陣線也正緊鑼密鼓地集結。
3對30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高調宣布,援烏意志聯盟已匯聚30國之力,總部就設在浪漫之都。這個華麗的數字陣容,仿佛編織了一張針對俄羅斯的天羅地網。
馬克龍甚至透露,一旦烏克蘭停火,法英聯合遠征部隊可能向烏部署高達5萬人。
俄羅斯情報機構早前就警告,西方計劃以維和之名在烏部署十萬大軍,實為變相占領。馬克龍的言論似乎坐實了俄方的擔憂。
于是,牌面上形成了3對30的懸殊局面,俄羅斯、朝鮮、老撾三個國家,對陣30個西方國家的援烏聯盟。表面看實力懸殊,但細究內里,這數字游戲遠非表面那般簡單。
俄羅斯的一方,實力不容小覷。來自朝鮮的軍火支持力度驚人。韓國情報顯示,朝鮮通過28000個集裝箱,向俄羅斯輸送了高達1200萬枚炮彈,這足以支撐一場大規模戰役。
更有跡象表明,朝鮮甚至可能派遣人員協助俄軍作戰。東南亞國家老撾的舉動雖規模不大,卻意義非凡。一支50人的排雷工兵部隊計劃前往俄控區執行任務。
這使老撾成為第一個公開挺俄的東南亞國家,其不懼西方制裁的姿態,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潛在效仿的樣板。俄羅斯雖僅有兩個明確支持者,但這種支持正顯現出外溢效應。
反觀所謂的聯盟,內里遠非鐵板一塊。西方陣營內部裂痕明顯,德法等歐洲大國力主強化援烏,甚至承諾提供遠程導彈;美國內部則陷入激烈爭論,國防部和鷹派要求加大軍援讓普京付出代價。
另一派則疾呼美國已無力同時在烏克蘭、以色列和亞太三線作戰,必須戰略收縮。特朗普本人的態度更是讓局面撲朔迷離。他一邊高喊援烏送導彈,一邊對普京放狠話。
普京派人前往北京
面對特朗普的三板斧和30國的圍堵,普京總統冷靜祭出組合拳應對。在軍事層面,俄軍持續在戰場上施壓,旨在削弱烏軍的抵抗能力和談判籌碼。
與此同時,俄方并未關閉外交大門,反而釋放出愿意進行第三輪俄烏談判的信號。這種以戰迫談的策略,與特朗普宣稱的以壓促談邏輯如出一轍,核心都是將戰場優勢轉化為談判桌上的主動權。
不過,普京真正的戰略支點,落子在東方。外長拉夫羅夫在結束對朝鮮的訪問后,馬不停蹄直飛北京。
7月13日,中國外長王毅與拉夫羅夫舉行會晤。王毅將中俄關系定位為當今世界最穩定、最成熟、最具戰略價值的大國關系,強調雙方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推進合作。
兩國外長聚焦于即將在中國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籌備工作,強調要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雙方還明確表示將共同辦好二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維護歷史的真實與公正。在會談中,雙方還就朝鮮半島局勢、烏克蘭危機、伊朗核問題等重大國際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展現了高度的戰略協調。
拉夫羅夫回應積極,表示俄方愿在兩國元首引領下,深化各領域合作,全力支持中方舉辦天津峰會。這次訪問遠非簡單的戰術求援。
在中俄攜手倡導多邊主義、推動全球南方團結的框架下,普京的東方外交正在構建一個能夠有效對沖西方壓力的戰略協作與價值共同體。
當拉夫羅夫穿梭于北京的外交場合時,雙方在上合組織框架內規劃的,已經超越了應對當前危機的層面,觸及更深遠的國際秩序構建。
特朗普的三板斧與普京的戰場施壓、外交破局,共同將世界推入一場新形態的大國博弈。硝煙彌漫的烏克蘭戰場與穿梭不息的外交密談,構成了這個時代最鮮明的注腳。
30國聯盟的名單固然耀眼,但內部分歧與戰略彷徨使其力量打折。拉夫羅夫的北京之行,清晰勾勒出這場博弈的下一篇章。
當中俄在上合組織框架下共同倡導多邊主義、維護二戰歷史敘事、深化全球南方合作時,其意義早已超越應對一時一地危機的范疇。
主要信源
特朗普的“三板斧”:對烏“送”導彈,北約掏錢;俄烏50天內達不成協議,將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來源:央視新聞 2025年07月15日 09:56
馬克龍:已有30個國家加入援助烏克蘭的“愿意者聯盟”——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王毅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中國新聞網2025-07-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