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烏之間的沖突迎來了新的局面。
首先,馬克龍在訪問英國期間,與英國首相達成共識,準備派兵五萬,部署在烏克蘭。
其次,身為美國總統的特朗普也一改往日做法,宣布要繼續援助烏克蘭。
在這樣的局面下,美西方國家還沒有忘記中國,不許中方插手幫俄羅斯......
英法要出兵烏克蘭
最近,俄烏之間的沖突越來越猛烈。
7月9日深夜,烏克蘭首都基輔遭遇新一輪大規模打擊。
俄羅斯出動大量導彈與無人機,對基輔市區展開長達10個小時的連續轟炸,波及六個主要城區。
襲擊造成建筑起火、交通癱瘓,至少2人遇難,另有16人受傷,其中10人傷勢嚴重,被緊急送醫。
烏方官員形容,這是近年來基輔“遭襲時間最長、波及范圍最廣”的一輪打擊。
在這樣的背景下,法國總統馬克龍于7月8日至10日對英國進行了三天國事訪問。
這次訪問本身就頗具象征意義:這是法國總統時隔17年再次訪問英國,也是自英國脫歐后,歐盟成員國領導人首次正式訪英。
根據公布的日程安排,馬克龍在英國的三天過得極為緊湊。
但即使在如此緊湊的行程中,雙方還是抽出時間專門討論了俄烏沖突的問題。
在與英國首相斯塔默舉行閉門會談后,馬克龍公開宣布了一項重磅決定:法國與英國正在準備聯合向烏克蘭部署一支5萬人規模的部隊,作為直接軍事介入的預備力量。
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派兵計劃,英法還首次簽署了一份協議。
眾所周知,英國和法國是歐洲僅有的兩個擁有核武庫的國家,在北約體系中也擁有相對獨立的核打擊能力。
此次協議顯示,兩國正在推動建立某種“歐洲核合作機制”。
很明顯,英法兩國的舉動無疑為俄烏局勢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
特朗普的計劃
與歐洲的緊鑼密鼓一樣,美國這邊同樣動作頻頻。
雖然特朗普在其重新執掌白宮初期,一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保持著“蜜月期”,但如今,這段關系已經急劇轉冷。
進入7月以來,特朗普開始逐步調整對俄政策立場。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罕見表達了對普京的公開不滿,直言“對他至今沒有停止行動感到失望”。
這種情緒的轉變,也迅速反映在美國的政策動向上。
當地時間7月7日,特朗普宣布,美國將加快向烏克蘭輸送新一輪武器援助,援助規模和種類或將遠超前幾輪,不再局限于防御性裝備,而可能包括進攻性遠程打擊系統。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還透露,將于7月14日正式宣布一項“重大決定”,其核心內容可能是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俄制裁,并擴大對烏援助力度。
很明顯,特朗普想要給普京來一個“大驚嚇”。
值得注意的是,美西方國家依舊不忘拉上中國。
歐盟27個成員國,加上烏克蘭和美國,合計29國,近期通過各種形式,傳達出一個意思:不許中國插手幫俄羅斯。
不過,這種敘事完全是一種“西方視角”的話語塑造。
中國方面的立場始終未變:支持和平、推動對話、反對單邊制裁。
從未選邊站隊,也從未向任何一方提供軍事援助。
中方多次呼吁俄烏盡快重啟談判,通過政治方式解決沖突。
然而,在當前這種美歐加緊武裝介入、戰事持續升級的氛圍下,和平的窗口正變得越來越狹窄。
因此,誰是這樣一切的罪魁禍首,答案已經不言自明!
參考資料:
法國總統時隔17年再訪英國,馬克龍為何破冰?——直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