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大樓里,副部長科爾比正襟危坐,眼神掃過東京與堪培拉的方向,他拋出的問題直白得近乎粗暴,臺海若開戰,日澳準備扮演什么角色?
當美國試圖將盟友綁上“協防臺灣”的戰車時,東海岸的實彈靶場上,彈道軌跡已在海天之間劃出清晰的紅線。
五角大樓的算盤打得震天響,2025年7月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科爾比親自下場,點名要求日本和澳大利亞明確“臺海沖突中的角色定位”。
這個鷹派人物推動的計劃毫不掩飾其戰略野心:構建“臺海有事,美日澳共進退”的軍事鏈條,將西太平洋變成圍堵中國的角斗場。
在東京防衛省的會議室里,美方代表攤開地圖的手指劃過臺灣海峽,這條水道承載著日本70%的石油進口命脈,一旦被封鎖,整個東亞的能源動脈將瞬間栓塞。
軍事布局實際上已經環環相扣,從琉球群島到南海的弧形包圍圈正在收緊,美國已把F-35戰機密集部署到日本基地,B-52戰略轟炸機輪換進駐澳大利亞。
而更隱秘的還在水下,AUKUS核潛艇協議讓澳大利亞獲得美英技術支持,矛頭直指南海航道,美軍印太司令部文件顯示,這些前沿基地構成“跳板體系”,戰時可實現24小時內火力投送覆蓋臺海。
但盟友們卻集體沉默,當科爾比等待“馬前卒”的效忠誓言時,等來的卻是日本的“法律障礙”與堪培拉的“國家利益優先”,日本搬出和平憲法當盾牌,澳大利亞國防工業部長康羅伊更直白表態:“不會預先承諾派兵”。
這種回避背后是冰冷的利益計算,卷入臺海沖突等于賭上日本的經濟命脈和澳大利亞的本土安全,而美國在貿易戰中的反復無常,讓盟友對空白支票充滿警惕。
美國戰略的裂縫正在擴大,當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帶著必和必拓等商業巨頭訪華,七天行程橫跨三座城市時,五角大樓的“站隊令”在經貿現實前顯得蒼白無力。
北約秘書長妄稱“臺海是北約戰略一部分”遭中國國防部嚴正警告的事件,更揭示美國聯盟體系的內在矛盾,美國想把日澳基地變成圍堵中國的軍火庫,盟友看到的卻是引火燒身的風險。
硝煙在七個方向同時升起,當臺軍“漢光41號”演習的坦克還在街頭拋錨時,解放軍三大實彈演練區已沿臺灣海峽鋪開,珠海海域的5天火力覆蓋尚未結束,江陰港至目嶼島的18小時無預警射擊已將航道鎖死。
漳州古雷半島的炮彈更直指金門,靶區在地圖上勾勒出“張弓搭箭”的鋒芒,這些坐標不是隨機選擇,火力軸線精準覆蓋美日援臺航道與“臺獨”分子潛逃路線,如同用炮火在臺島周圍書寫禁行令。
軍工制裁直擊要害,7月9日商務部突然拋出“軍工制裁令”,漢翔航空、中山科學研究院等8家臺企被列入出口管制清單。
這些名字背后是臺灣防務的命脈,漢翔研發IDF戰機,臺船等三大造船廠承造潛艇,攻衛股份生產單兵裝具,大陸斷供的“兩用物項”中,稀土材料尤為致命,臺灣年進口6000億新臺幣稀土中,90%依賴大陸供應。
軍事反制層層加碼,空中13架次解放軍戰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線”,與海軍艦艇展開聯合戰備警巡,民航局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段,距臺方劃設的“中線”僅7.8公里,用民航航線撕碎“臺獨”幻想的領空邊界。
更讓臺軍脊背發涼的是東部戰區的“六個區域同步軍演”,均勻分布的演習區形成合圍態勢,首次突破臺方聲稱的“12海里線”,抵近至10海里范圍。
解放軍反介入體系的威懾力在于其真實性,當PHL-191火箭炮在實彈射擊中實現300公里外精準毀傷,當“東風快遞”展示穿透島鏈的突防能力,臺防務部門內部評估報告承認臺島安全空間已被壓縮到“歷史最低點”。
賴清德站在宣講臺上,手中的“臺獨十講”稿紙突然變得沉重,原定7月5日的第五講被臨時取消,官方理由是臺風將至,但前“立委”郭正亮戳破謊言:“臺風6日才登陸,取消只因大陸制裁讓民進黨內部炸鍋”。
此時TVBS民調顯示,賴清德滿意度暴跌至30%,92%民眾認為其執政甚至不如蔡英文,當“漢光演習”的裝甲車在街頭熄火、軍車連撞四車時,島內社交媒體瘋傳的照片是沙包壘成的掩。
賴清德的政治豪賭可以說是徹底失敗,他的困境折射出“倚美謀獨”的戰略破產,耗資8億新臺幣請美國海軍陸戰隊教授快艇滲透作戰,卻被島內網民譏諷“看門狗搖尾巴”。
宣稱將軍費提至GDP的3%,卻遭退役少將李玉文冷水潑頭:“大陸三天就能拿下臺灣,美軍來了又怎樣?”更殘酷的是經濟現實,兩岸貿易額2024年突破3000億美元,臺灣半導體出口的42%、農產品外銷的78%依賴大陸市場。
而美國“軍援”實則是陷阱,當美國“復活”對臺軍援計劃,宣稱5年提供100億美元裝備時,島內民眾發現這竟是“借貸購物”,需12年內償還本息,且后續維護費可能拖垮臺防務預算。
首批到貨的4架MQ-9A無人機與8萬套單兵裝備,被網友調侃為“用臺灣錢養美國軍工”,而400余名美軍觀察員入駐“漢光演習”現場,穿著便服“指導”臺軍作戰,在島內輿論場激起的不是安全感,而是“重金聘保鏢”的屈辱感。
兩岸的天平早已傾斜,當美國向臺灣運送M1A2坦克、計劃四年對臺軍售超特朗普時期水平時,解放軍山東艦航母編隊正在“雷霆-2025”演練中展示遠海封鎖能力。
當臺軍F-16V還在等待交貨,殲-20已實現臺海常態化巡航,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的警告已成現實:“倚外謀獨”終成泡影,美制武器救不了“臺獨”的命。
美國的“戰略模糊”游戲已到終局,棋子終成棄子,而海峽兩岸的炎黃子孫終將在歷史的大勢中團圓。
參考資料:
環球網《美施壓應對“臺海戰爭”,日澳拒表態》
中國網《美國加碼“關稅施壓”策略傷及自身 招致多國強硬回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