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9 日,商務部發布公告,將 8 家蓄意配合 “臺獨” 分裂勢力 “以武謀獨” 的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對其出口兩用物項 。這一消息如一顆重磅炸彈,讓賴清德當局感受到了巨大壓力。
臺灣(資料圖)
賴清德上臺以來,頑固堅持 “臺獨” 分裂立場。其炮制的 “團結十講” 充斥 “臺獨” 分裂論調,否認臺灣自古屬于中國的事實,否定臺灣先住民與大陸的淵源,罔顧中國歷代政府對臺灣的管轄。他還把國民黨等在野黨稱為 “雜質”,發起無差別罷免,妄圖通過政治追殺重奪立法機構第一大黨位置,逃避監督和約束。在 “團結十講” 中,賴清德宣揚 “大陸威脅論”,叫囂 “臺灣要備戰”,全力配合美方 “遏華” 政策,把臺灣推向戰爭邊緣。
臺軍 “漢光 41 號” 軍演也在進行中,演練重點包括 “灰色地帶襲擾應對”“聯合反登陸作戰” 及 “島上持久防御” 等,出動多款美制裝備,謀 “獨” 挑釁意味強烈。然而,這不過是虛張聲勢、自欺欺人的把戲。臺軍面臨諸多現實問題,其軍事力量與大陸相比差距懸殊。在武器裝備方面,大陸擁有先進且種類齊全的現代化裝備,而臺軍裝備老化、更新緩慢。在人員素質上,解放軍有著嚴格的訓練體系和高昂的戰斗意志,臺軍則士氣低落,人員訓練水平參差不齊。
臺灣(資料圖)
大陸在應對 “臺獨” 分裂行徑方面,精心布局,打出一系列組合拳。軍事上,解放軍頻繁亮劍。4 月 1 日起,東部戰區組織陸??栈鸬缺υ谂_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4 月 2 日,在臺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 “海峽雷霆 - 2025A” 演練。6 月 25 日,38 架戰機巡臺,三分之二越過 “海峽中線”,兩艘軍艦出現在花蓮外海;6 月 26 日,35 架(艘)軍機艦持續活動,17 架軍機越過 “海峽中線”,形成四面圍臺之勢 。這些行動展示了解放軍遏制 “臺獨” 分裂勢力的強大能力和堅定決心,讓賴清德當局時刻感受到軍事威懾的壓力。
經濟領域,此次商務部將 8 家涉軍臺灣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極具針對性。這 8 家實體涵蓋航空、航天、造船、無人機等多個軍工相關領域。例如,漢翔航空主營航空器制造,國際造船、中信造船、龍德造船是島內造船業 “三大巨頭”,經緯航太、仲碩科技專注無人機生產,攻衛股份制造抗彈防護裝具,中山科學研究院更是臺當局重要軍事技術研發機構 。臺灣每年從大陸進口大量稀土等兩用物項,部分被轉為軍事用途。大陸禁止對這些實體出口兩用物項,將嚴重打擊島內軍工產業發展,使其 “以武謀獨” 失去經濟與物資支撐。
臺灣(資料圖)
外交層面,大陸堅定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國際社會對 “臺獨” 行徑愈發抵制。賴清德當局 “倚外謀獨” 的幻想在國際上四處碰壁。越來越多國家認清 “臺獨” 分裂本質,選擇與中國站在一起,支持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賴清德妄圖在國際上尋求 “臺獨” 空間的努力化為泡影,其 “外交突圍” 行動屢遭失敗。
島內民眾對賴清德當局的不滿情緒也在不斷攀升。賴清德的 “臺獨” 行徑引發物價上漲、民生艱難,民眾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其推動的分裂政策讓臺灣面臨戰爭風險,島內民眾對和平穩定的渴望愈發強烈,對賴清德的反對聲浪此起彼伏。
大陸一系列布局成效顯著,賴清德如今已騎虎難下?!芭_獨” 是絕路,任何妄圖分裂自己國家的人都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賴清德若繼續執迷不悟,必將被歷史的車輪碾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