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高溫,這么熱的天,交警還要堅持在馬路上疏導交通,想想就讓人敬佩?。?/p>
北京交警張鈺,女子鐵騎隊成員,被稱為鐘鼓樓下的“追風玫瑰”,她們用“繡花功夫”不斷提升鐘鼓樓周邊道路通行效率。有網友稱其為“鐘樓下的最美平安守護者”。
在抖音上還有網友表示“張鈺警官姐姐最近美出圈了”,表達了對她的喜愛和贊賞。
張鈺大步走過去,先敬個禮,開口沒訓人,就說了句:“師傅,咱把車挪挪行不?您看后面這一車人都等著回家呢?!彼緳C一聽,臉騰地紅了,趕緊道歉把車開走了——這場景,對西城女子鐵騎隊來說,就是最平常不過的一天。
張鈺主要負責的鼓樓路口全天固定的疏導維護任務,同時承擔騎行巡邏什剎海、景山、故宮等景點周邊道路的責任。
打從鼓樓成了網紅打卡地,這人流就跟開了閘的洪水似的涌過來。自拍桿、拉貨的三輪、旅游大巴,還有竄來竄去的外賣電動車,全在路口攪和成一鍋粥。去年12月,西城交通支隊就把原來的“鼓樓巾幗崗”升級了,成立了女子鐵騎隊。
六個平均才26歲的姑娘,騎上600多斤重的警用大摩托,就開始管這片鬧哄哄的地界了。張鈺就是其中一個,她執勤的點就在鼓樓正門口。那地方,一分鐘能有上百個游客舉手機拍照,可也意味著,一分鐘里都可能出人車搶道的危險事兒。
隊長郭宇航有句話,姑娘個個都記在心里頭:“處理事故要是晚上一分鐘,后頭堵車就能堵出去一公里!”今年二月一個早高峰,馬連道那邊剛報兩車追尾,郭宇航的摩托就已經“噌”地一下扎進車流里了。三分鐘不到,人就到了現場,一看沒傷著人,麻利兒就把車挪開帶離主路了。
剛才還堵得死死的路,眼瞅著就通開了。這種“秒級響應”的本事,可真是摔出來的。姑娘個頭兒普遍一米七左右,可跨上那大摩托,也只能單腳勉強點著地。訓練場上摔車那是家常便飯。郭宇航自己韌帶撕裂過,硬是纏著繃帶,蹬著42碼的大騎行靴繼續練,生生練掉五斤肉。
高溫天兒的鼓樓路口,活像個露天的桑拿房。平常姑娘出門又是防曬霜又是遮陽傘,全副武裝??伤齻兡??得把自己嚴嚴實實裹在厚厚的騎行服里頭。隊員程語攔下一個闖紅燈還帶著孩子的電動車,說話就跟街坊鄰居嘮嗑似的:“您看您帶著孩子還逆行,多懸哪!真有急事兒您言語一聲?”對方一聽,支吾了兩句,趕緊退回路邊去了。
這種“柔性執法”算是她們的一個法寶。副隊長鞏文睿說:“違法的人看見是女警,態度是會軟和點,但咱不能光看這個,得琢磨他為啥著急上火?!?去年秋天,坐輪椅的李大爺就跟鞏文睿念叨,說公交站那兒缺個方便輪椅上去的坡道。她立馬給報上去了,沒多久工程隊真就給修好了。到了臘八節那天,李大爺端了碗熱騰騰的粥送來,小年的時候又送來錦旗,還帶著自己親手剪的窗花。
鼓樓現在名氣大了,全世界的游客都來,姑娘會點英語也成了必須的。程語巡邏時就碰上倆老外在路邊干瞪眼,急得不行——原來手機沒裝中國的打車軟件。她過去用英語問清楚他們要去哪,然后一揮手幫他們攔了輛出租車,還仔細地跟司機交代了路線。
現在網上“美女交警”的標簽傳得挺火,可這火里頭也帶著點別的東西:有人是真佩服她們那股子勁兒,但也有人,骨子里是不是還在拿女執法者的長相說事兒?這支隊伍,就在這紅綠燈一亮一滅之間,給出了她們的答案——她們用那被車把磨出厚繭子的手,扶起摔倒的小孩;用凍得僵硬的手指頭,給迷路的老爺爺老奶奶指路;更用那600多斤大摩托壓出來的車轍印子,明明白白地告訴所有人:鼓樓前頭這抹“熒光綠”,靠的是真本事,壓根兒不需要啥濾鏡來捧場!
年僅25雖的張鈺,已從警6年,加入西城交通支隊女子鐵騎隊也一年多了,有這樣的警花美女小姐姐做榜樣,相信以后會有更多人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