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古都大同持續“文化破圈”,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成為備受關注的“網紅城市”。伴隨著“文化之城”的金字招牌被不斷擦亮,山西大同正以全新的文化形象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時代魅力,贏得更廣泛的關注與更廣闊的機遇,大同人的文化自豪感亦日益增強,對大同的“長紅”充滿信心。
如今,大同人已經習慣于城市的文化品牌被一個個高光時刻所點亮。在新時代發展格局下,大同立足自身特色,推動城市轉型,深度挖掘文化基因,展示歷史悠久的人文底蘊,“大同從煤都到文化之城的逆襲之旅”獲得了各界的高度關注與由衷贊美。僅今年5月以來,大同多次成為熱門焦點:入列全國熱度增長顯著的“網紅城市”前三;在人民大學發布的“中國城市網絡形象指數”中,大同以強勁發展勢頭挺進文化網絡形象第一梯隊;大同獲評2024微博最具影響力城市,上榜全國康養20強市等。
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盧家銀表示,大同的文化很有優勢,最重要的是利用好自己的文化、歷史和資源優勢,挖掘本地文化元素,努力與現代創意相結合,既保護大同的歷史文化,又通過創新產品形成獨特競爭力,使大同“文化破圈”的方式很難被復制。
如今,云岡石窟、懸空寺等世界級文化遺產以及經典古建眾多的大同古城已成為大同對外傳播的核心文化IP。“一個成功的城市文化IP,不僅源于對深厚歷史文化的傳承,還有適用于未來文旅產業發展的戰略布局?!辈稍L中,大同市文旅局負責人表示。今日之大同,不僅因厚重的歷史文化而被矚目,亦因時代特色而出圈,又增添了許多新的文化驕傲。
如今,很多游客來到大同,不僅游覽云岡石窟、大同古城,御東的五大場館亦成為他們感受大同文化的重要打卡地。在文瀛湖畔,一座座以非凡的藝術才思與創造力建設的城市標志性建筑,成為云中大地上格外閃亮的文化符號。“漫步古都大同,古典與現代交相輝映的觀感無處不在,在一種強烈的對比中產生出非凡的張力。‘一軸雙城’的大同發展模式,讓大同卓立于中國文化名城之列?!眮碜员本└咝5慕處煿i頗為感慨地說。
據大同市知名規劃專家張滃介紹,御東的文化場館,是大同市傳承古都文脈特色,本著“只留遺產,不留遺憾”的理念,特邀眾多國際級設計大師聯袂創作的建筑杰作。
大同大劇院由日本著名建筑大師磯崎新設計,他在大同的文化語境中發現新元素,外部的造型如武周山的山川脈絡,進入大劇院內部空間,則有進入云岡洞窟的感覺,包括窗戶也是洞窟樣式,以清水混凝土構成豐富層面,產生自然生成的美;
市博物館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設計,設計創意源自大同的龍元素,如兩條龍盤起來的造型,在建筑細節上展現出云岡石窟中忍冬紋演變的元素;
市圖書館是美國哈佛大學建筑學院科恩教授的作品,其設計受到云岡洞窟的影響并加以演變,通過空間縱橫的疊加、技術與藝術的融合,體現地域文化形成的新地標;
市美術館由英國的諾曼福斯特設計,結合美術館的功能,體現出理性高技的特點,材質采用銹鋼板,暖調色彩鮮明,造型如不斷疊加上升的金字塔,帶給人強烈的雕塑感和形象的張力;
市體育中心由澳大利亞安德魯團隊設計,靈感來自大同的高原山丘狀態,體育場鋼結構遠觀像花瓣,亦如同山巒起伏。
眾多大師級的現代化建筑各有特色,既有變化,又有統一,并形成一定的對話關系,形成一道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建筑與自然相映的壯美畫卷。
大同在歷史上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地,多元文化在這里深度交融。在今天,這樣的交融會以新的時代篇章繼續書寫,與城市文脈一脈相承的眾多新時代經典建筑已成為全新的城市文化IP。
在古都大同,讓游客流連贊嘆的既有歷經漫長歲月洗禮依舊光彩奪目的建筑藝術、雕塑藝術、壁畫藝術,還有讓人倍感心靈慰藉的“大同微笑”?!按笸A嚴寺有聞名遐邇的含笑露齒菩薩,在云岡石窟,可以看到很多石窟造像都在微笑,有的端莊慈祥,有的溫婉秀麗,有的純潔天真,總能直抵人心?!眮碜蕴挠慰托ぼ岳f。
如今,這些動人的笑容已被細心的游客用心尋找、發現并廣為傳播。位于第5窟的“云岡最美佛像”,長眉細目,鼻梁高直,嘴角上翹,清秀典雅;位于第8窟的“萌菩薩”,面相豐潤,巧笑倩兮,明眸皓齒,還有一對可愛的酒窩,美妙生動。仔細觀察,云岡洞窟內眾多燦爛的笑容穿越歷史時空,始終明朗動人,或立于蓮臺莞爾一笑,或頷首沉思笑靨輕盈,或端莊俊逸笑意超然,或彎眉瞇眼喜悅歡溢,或恬然自得笑容率真,讓今人凝視時備受感染,不由得會心而笑,忘卻生活中的煩惱?!斑@些動人的笑容,折射出北魏平城時代的開放和自信,傳遞著永恒的美。最美東方微笑理應塑造成為大同的重要文化IP?!苯逃ぷ髡叽拚穹逭f。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同曾涌現出眾多杰出的歷史人物,趙武靈王、拓跋珪、馮太后、孝文帝、曇曜以及遼金明清時期的歷史風云人物,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在不同的文化場景中均被塑造成為大同的歷史文化IP,成為各種演藝活動的主角,被人們了解、認知。
如今,一位傳唱千年的女英雄在大同被塑造成為城市的又一IP形象。不久前,由大同日報傳媒集團聯手中華書局旗下古聯數字傳媒傾力打造的超寫實3D數字人“花木蘭”,完美復現了人們心目中《木蘭辭》主人公的經典形象。這一融合傳統美學與數字科技的杰作,讓這位全世界都廣為傳頌的中華奇女子在數字世界里獲得了新生。人們看到,“花木蘭”從遙遠的北魏平城走來,目光冷峻、身披甲胄,甲片閃爍著清冽光澤,纖毫畢現的發絲隨著全息投影的微風輕盈舞動,成為大同文化形象的最佳代言,備受人們喜愛與追捧。
“打造‘木蘭’文化IP已上升為大同市文旅產業發展的核心戰略之一?!笔形麄鞑肯嚓P負責人表示。
今天的大同,在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大潮中,正以持續的文化煥新實現文化破局,在深度挖掘城市文化資源中講好大同故事,并重新定義城市形象,在城市文化品牌塑造中實現特色多維賦能,獨一無二且不可復制的大同文化IP讓古都大同形象更加卓然不同。
原標題:卓然不同美美與共的閃亮符號——我市大力推進文化之城建設系列報道之城市IP篇
來源:大同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