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杜春娜
編者按:近年來,濟南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認真踐行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聚焦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扎實推進“雙報到”工作,取得了重要實踐成果。為持續推動“雙報到”工作走深走實,濟南市直機關工委聯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推出《“雙報到”辦實事》專題,走進系列優秀實事項目,深入挖掘其中的故事。
夏日的龍山花苑社區,一場帶著理論深度與民生溫度的“紅色實踐”如火如荼展開。7月11日,山東省、濟南市社科聯黨員干部走進社區開展雙報到活動,緊扣“黨建鑄魂 社科爭先”品牌內核,從思想領航、文化浸潤到惠民實踐,繪就了一幅黨建引領、社科賦能的基層治理新圖景。
黨建鑄魂
思想燈塔照亮共治之路
“社科工作者要既做理論的火種,更要當為民服務的基石。”座談會上,山東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傳民說。
雙方黨員圍坐一起,以“破難題、謀發展”為主題展開交流。面對社區提出的“老舊小區改造”“高齡群眾反詐騙意識差”等痛點,省、市社科聯領導即刻亮出解題思路:協調省住建廳、市住建廳盡快給出老舊小區改造的答復;打造“銀齡學習課堂”,邀請律師事務所或者管片民警講授反詐騙知識,提升高齡群眾反詐騙意識等。
社科爭先
知行合一澆灌惠民之花
社區活動中心內,山東女子學院兒童教育心理學專家陳曉燕為社區青少年及家長和社區工作人員作《快樂學習小策略》專題輔導,二十余名孩子在快樂學習闖關游戲中高舉積分卡歡呼。
書法教室內墨香氤氳,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書法專家景彪現場示范運筆技法,帶領孩子們臨摹紅色詞句,不僅從橫豎撇捺中感受漢字之美,在一筆一畫中領悟傳統文化魅力,更是在筆墨間傳遞精神力量。
活動特別設置的“思想之光”贈書儀式上,《作風建設百問百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廉潔文化摘編》等百余冊書籍整齊碼放。“這正是基層治理需要的營養劑。”社區書記鄭重接過書箱,當即宣布在書吧開設“紅色閱讀角”。
活動最后在城子崖博物館展開。當青銅器上的饕餮紋飾遇見黨員講解員深情的闡釋,“沉睡”的文物煥發出時代光彩。
當理論讀本從書架走進社區廣場,當專家學者從講臺邁入群眾家門,省、市社科聯用“黨建鑄魂、社科爭先”的生動實踐證明:把紅色基因植入社科研究,用傳統文化滋養黨性修養,就能在基層黨組織與人民群眾之間,架起一座永不斷電的“連心橋”。正如龍山黑陶經歷窯火淬煉愈顯光彩,新時代的黨建社科融合之路,必將在實踐的熔爐中鍛造出更耀眼的為民本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