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
廣東佛山市順德區衛生健康局
發布情況通報
2025年7月8日,我區監測發現一起境外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本地疫情。市區各級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專業力量,全力開展防控工作。經主動病例搜索和檢測,截至7月15日,全區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78例,主要集中在樂從鎮、北滘鎮、陳村鎮,均為輕癥病例。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癥狀以發熱、皮疹及關節疼痛為主。該病與登革熱相似,主要由伊蚊(俗稱花斑蚊)傳播,可通過清理孳生地、殺滅蚊蟲等措施阻斷傳播途徑。
當前正值高溫多雨季節,蚊蟲活動頻繁,已進入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高發期。在此,提醒廣大市民,增強防控意識,定期翻盆倒罐、清理積水、清除雜物,從源頭上消除蚊蟲孳生環境;加強個人和居家防蚊措施,避免蚊蟲叮咬;若出現上述類似癥狀,請及時就診,并主動告知旅居史和蚊蟲叮咬史。
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應對蚊媒傳染病挑戰,守護健康家園。
什么是基孔肯雅熱?如何傳播如何預防?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院感染科主任白紅蓮就基孔肯雅熱做出提醒:當前正值高溫多雨季節,蚊蟲活動頻繁,已進入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高發期,廣大市民需增強防控意識。
什么是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各年齡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發病。
感染后有哪些癥狀?
感染后,通常3-7天內出現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明顯的關節疼痛或皮疹;還常伴肌肉疼痛、頭痛、惡心、疲倦等不適。多數患者為輕癥,大約一周可治愈;重癥及死亡病例較為少見。
如何救治?
一旦出現發熱、關節痛或皮疹等癥狀,請及時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早期對癥治療,可有效緩解不適癥狀。
日常防護三句話:
1.翻盆倒罐清積水。室內水生植物3-5天換水一次,儲水容器要加蓋,沒有蚊蟲孳生地就可以大大減少蚊蟲的叮咬。
2.積極動手滅蚊蟲。蚊香、電蚊拍、防蚊噴霧要備好,衛生死角要處理,沒有蚊蟲的叮咬就沒有此類病毒的傳播。
3.個人防護要做好。出門穿淺色長衣長褲,戶外樹蔭草叢少逗留,家里安裝紗門紗窗,睡覺時掛蚊帳。
本文綜合自:健康順德、廣州日報
微信編輯:皮小姐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