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實質性派生品種?
實質性派生品種(英文名稱Essential Derived Variety,簡稱EDV),是指由原始品種實質性派生,或者由該原始品種的實質性派生品種派生出來的品種,與原始品種有明顯區別,并且除派生引起的性狀差異外,在表達由原始品種基因型或者基因型組合產生的基本性狀方面與原始品種相同。通俗地講,EDV是指對一個育成品種進行修飾改良而選育的衍生品種。
2、什么是原始品種?
原始品種(英文名稱Initial Variety,簡稱IV),又稱初始品種,是相對于實質性派生品種的一個概念,從實質性派生品種的定義可以看出,若某個品種沒有實質性派生于其他任何一個品種,該品種就是原始品種。
3、如何界定實質性派生品種?
界定實質性派生品種和原始品種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品種是否存在遺傳依賴關系,實質性派生品種由原始品種選育而來;二是品種是否存在明顯區別;三是派生品種與原始品種除派生性狀外的其他基本性狀是否相同。
4、如何界定原始品種?
由于原始品種意味著沒有實質派生于其他品種,是具有原創性的品種,可以通過育種過程、表型差異、創新程度來界定。當對育種過程或表型差異難以界定或有爭議時,可提請專業委員會(具體見問題18)進行綜合判定。
5、什么是主要派生行為?
存在主要派生行為是判定實質性派生品種的要件之一。存在主要派生行為,意味著實質性派生品種一定是基于原始品種選育而來,而且保留了原始品種的絕大多數遺傳信息。但遺傳上的高度相似并不能說明兩個品種一定存在主要派生關系,例如,同一雜交獲得的后代(姊妹系)可能具有高度的遺傳相似性,但這些后代之間不存在主要派生行為。
6、如何理解實質性派生品種應明顯區別于原始品種?
實質性派生品種與原始品種有明顯區別是指,上述品種至少在一個性狀的表達上有明顯差異。明顯差異的判定標準與植物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DUS)測試中特異性的判定標準是相同的。一個品種如果主要派生于原始品種,但與原始品種無法明顯區分,可認為與原始品種是同一品種。
7、什么是基本性狀?
基本性狀(英文名稱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是指對品種整體而言重要的性狀,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拘誀顚ζ贩N的主要特征特性、性能或使用價值有貢獻,并被種子產業鏈的某一類主體,如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所重視?;拘誀羁赡苁?,也可能不是用于DUS測試或栽培利用價值(VCU)測試的性狀。基本性狀依作物種類的不同而不同,且可能隨時間推移而演變。例如,葉片花瓣的顏色對于園藝作物來說可能是基本性狀,但對于大田作物而言可能就不是基本性狀。
8、如何理解實質性派生品種與原始品種的基本性狀表達應相同?
是指實質性派生品種與原始品種除了派生行為引起的性狀差異外,它們基本性狀表達都是相同的。
9、基本性狀在所有植物種屬中是通用的嗎?
植物種類不同,其基本性狀也不同,即使相同植物種類的基本性狀也可能隨時間推移而變化?;拘誀羁梢允怯糜贒US測試的性狀或審定、登記中具有栽培和利用價值的性狀,但也可以不是上述性狀。
10、我國從何時開始實行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
根據2021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我國實施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具體每種植物的實施時間以審批機關發布的實質性派生品種名錄為準。
11、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有多少成員已實施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
截至2025年3月,UPOV的80個成員(包括國家和地區組織,涉及99個國家)中,美國、歐盟、日本等71個成員(涉及90個國家)已施行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2021年我國修改種子法,建立了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成為國際上實施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的第70個成員。
12、我國為什么要實施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1997年我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1999年加入UPOV,2015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增設植物新品種保護專章,有效促進了種業健康發展。總體看,我國種業科技水平不斷提升,自主種源供應有保障,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原始創新水平不高,模仿修飾育種較為常見。我國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是對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做出的一項制度性安排。一是為原始創新成果提供更有力的保護手段,促成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機制;二是鼓勵育種原始創新,促進品種更新換代;三是激發企業自主創新動力,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這是立足新發展階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加快提升我國育種創新水平。
13、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對農民增收有影響嗎?
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對農民增收起到間接的促進作用。加大對原始育種創新保護,提升我國育種能力和水平,激勵培育出更多高產、優質、高效的品種,為農民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從而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增加農業效益。
14、我國實施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有哪些考慮?
實施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應綜合考慮國際與國內、管理與技術、理論與實踐、當前與長遠的關系,堅持循序漸進、務實高效、公正科學、確保安全的原則。在實施步驟上,充分考慮我國國情和種業發展水平,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名錄,分類分步實施。在實施辦法上,制訂判定指南和明確鑒定機構,對實質性派生品種進行技術鑒定;同時組建專家委員會,對品種派生關系有爭議的提出專業意見。在實施進度上,自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名錄發布之日起,對列入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名錄的植物新品種按照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相關規定實施。
15、實質性派生品種保護名錄如何發布?
第一步,優先在有優勢、有基礎的作物上實施。第二步,選擇有競爭力、需求緊迫、產業貢獻大的作物分批實施。第三步,逐步擴大到其他作物實施,直至覆蓋保護名錄中所有植物種屬。
16、實質性派生品種判定指南主要內容有哪些?
根據不同植物種類制定相應的實質性派生品種判定指南,主要內容包括:一、明確鑒定方法。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將實行分子鑒定與田間鑒定相結合的原則,綜合分子鑒定效率、準確性及成本,考慮使用SNP、MNP等分子標記法。二、確定閾值。閾值以遺傳相似系數表示,根據作物類型、育種方法和水平、分子標記類型等綜合確定閾值。三、制定判定規則。根據閾值,綜合考慮育種方法、表型測試等因素進行判定。
17、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機構主要職責是什么?
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機構是鑒定實質性派生品種的技術支撐單位,包括分子鑒定機構和田間鑒定機構。分子鑒定機構依據判定指南和檢測標準,對待測品種遺傳相似系數進行鑒定并出具報告。田間鑒定機構參照DUS測試指南對待測品種進行田間表型特征特性進行鑒定并出具報告。
18、設立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專家委員目的是什么?
專家委員會是對質性派生品種鑒定結果提出專業意見的技術咨詢團隊,委員由育種、檢測、法律、管理及相關領域專家組成。在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結論存有爭議時,專家委員會負責根據鑒定報告、育種記錄、育種過程等對實質性派生品種判定給出專業意見,但不負責當事雙方調解。
19、在最新修訂的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相關規章中,針對實質性派生品種有什么規定?
最新修訂的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相關規章,將就實質性派生品種名錄、判定指南、鑒定機構、專家委員會作出原則性規定,具體內容擬由國務院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在《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細則》中細化。
20、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中是否存在層層付費?
假設原始品種A派生出品種B,品種B派生出品種C,對于品種B和品種C而言,其原始品種都是品種A。盡管品種B派生出品種C,由于品種B也是派生品種,所以它不是品種C的原始品種。對于以實質性派生品種為基礎再次派生的品種,如品種C,僅與原始品種權人有權益關系,在實施過程中不需要向B品種權人付費,故不存在層層付費、層層加碼問題。
21、實質性派生品種能否申請品種權保護?
實質性派生品種可以申請植物新品種權。根據新修改的種子法第二十五條,對符合授權條件的實質性派生品種,國務院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可以授予植物新品種權。和其他授權品種一樣,授予植物新品種權的實質性派生品種應滿足以下條件:
(一)不危害公共利益和生態環境;
(二)在名錄范圍內的植物品種;
(三)具備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穩定性;
(四)具有適當命名,且符合《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
22、實質性派生品種申請品種權保護時,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是否審查該品種為實質性派生品種?
實質性派生品種申請品種權保護時,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不對申請品種是否為實質性派生品種進行審查和判定。當原始品種權人對申請品種是否為實質性派生品種存疑時,可委托有關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并依據鑒定結果以及相關育種過程證明等,向有關行部門提出處理請求。
23、實質性派生品種的申請權或品種權在復審環節,需要額外的程序嗎?
根據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三十二條、三十七條,對駁回品種權決定不服的、請求宣告品種權無效的、請求對授權品種進行更名的,可向植物新品種復審委員會提出請求。由于實質性派生品種授權條件與其他品種相同,因此針對實質性派生品種的復審請求不會改變目前復審案件的辦理程序,也不會增加新的案件類型,按照復審委員會審理規定辦理即可。
24、實質性派生品種實施過程中,侵犯原始品種權利人的行為有哪些?
實施實質性派生品種相關行為時,應征得原始品種權人的同意,并按合同約定給予商業回報。根據新修改的種子法第二十八條第四款,上述相關行為包括:
(一)生產、繁殖;
(二)為繁殖而進行處理;
(三)銷售、許諾銷售;
(四)進口、出口;
(五)以商業目的將該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重復使用于生產另一品種的繁殖材料;
(六)為實施上述行為儲存該實質性派生品種的繁殖材料。
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涉及由未經許可使用實質性派生品種的繁殖材料而獲得的收獲材料的,也應當得到原始品種權人的許可,但是,原始品種權人對繁殖材料已有合理機會行使其權利的除外。
25、如果原始品種沒有獲得品種權,其實質性派生品種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向原始品種育種人付費嗎?
不需要。由于原始品種培育人沒有法律上的權利基礎,所以不能依法獲取利益分享。
26、實質性派生品種權人與原始品種權人如何進行利益分享?
實質性派生品種與原始品種的利益分配由實質性派生品種所有人和原始品種權人協商確定,雙方可根據對實質性派生品種的貢獻度進行分配。為規范育種行為,鼓勵有價值的創新,種子協會等行業組織可以發布業內普遍認可的利益分配原則,供利益相關方參考。
27、如果原始品種權人不許可,實質性派生品種如何實施權利?
實質性派生品種的實施需要得到原始品種權人的許可,未經原始品種權人的許可,將無法實施。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實質性派生品種權人應盡早達成協議,如在品種選育階段與原始品種權人協商并達成一致。根據新修改的種子法第三十條,當涉及國家利益或公共利益時,原始品種權人拒不許可實施的,國務院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可以作出實施該品種權強制許可的決定。
28、實質性派生品種需要審定或者登記嗎?
實質性派生品種在進行推廣應用時,與其他品種一樣,應遵守我國品種管理法律法規的要求。如果該品種屬于五種主要農作物范疇,需要按規定進行審定;如果屬于非主要農作物登記目錄中的種屬,需進行品種登記。
29、實質性派生品種糾紛有哪些類型?
實質性派生品種糾紛主要是指,違反新修訂的種子法第二十八條規定,未經原始品種權人許可實施了侵犯原始品種權人利益行為而產生的糾紛。此外,還包括與原始品種權人的合同糾紛等。
實質性派生品種作為申請品種或授權品種,同其他申請品種或授權品種一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植物新品種糾紛案件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還可能涉及侵害其品種權糾紛、權屬糾紛、轉讓合同糾紛、行政糾紛、植物新品種臨時保護期使用費糾紛、強制許可糾紛等。
30、解決實質性派生品種糾紛的主要步驟是什么?
發生實質性派生品種糾紛,首先對糾紛品種是否涉及實質性派生品種進行鑒定,如果是實質性派生品種,可由糾紛雙方自行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糾紛雙方可申請行政調解或仲裁裁決,也可進行司法訴訟。
31、哪些機構可以開展實質性派生品種的鑒定?
目前,農業農村部授權的DUS測試機構可以開展涉及實質性派生品種的田間鑒定,具有相應分子檢測能力和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可以開展實質性派生品種分子鑒定。
32、什么是實質性派生品種糾紛的自行和解?
實質性派生品種糾紛發生時,當事人可以依據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結果,自行協商并達成和解協議。
33、什么情況下實質性派生品種糾紛當事人可以請求行政調解?
根據新修訂的種子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違反本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行為,當事人可以請求侵權行為地或者被控侵權人住所地所在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進行調解。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根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材料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履行;當事人不履行協議或者調解未達成協議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行政復議法第八條規定,不服行政機關對民事糾紛作出的調解或者其他處理,依法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4、什么情況下實質性派生品種糾紛當事人可以請求仲裁裁決?
根據仲裁法第二條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有關實質性派生品種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當事人可以簽訂書面協議,明確自愿提交給雙方同意的仲裁機構予以裁決,解決糾紛。根據仲裁法第五條規定,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第九條規定,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人民法院依法撤銷裁決或者作出不予執行決定的,當事人就該糾紛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35、什么情況下實質性派生品種糾紛當事人可以進行司法起訴?
不能通過自行和解、行政調解、仲裁方式解決的實質性派生品種糾紛,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根據提供的證據材料和鑒定結論進行審理。
36、田間鑒定在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中有什么作用?
在實質性派生品種判定時,應對主要派生行為引起的性狀差異以及與原始品種基本性狀是否相同進行鑒定,而田間種植鑒定是對性狀進行比較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37、分子鑒定在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中有什么作用?
實質性派生品種主要派生于原始品種,并且保留了原始品種的幾乎全部基因組。因此可以利用分子技術進行遺傳分析,找出疑似實質性派生品種與原始品種基因高度相似的證據。
38、哪些分子技術可以用于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
國際上使用AFLP、SSR、SNP等分子標記用于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從我國當前技術儲備和品種相似程度看,適合高通量的SNP、MNP標記技術可用于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
39、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中分子“閾值”是什么?
在ISF發布的實質性派生品種糾紛處理指南中,認為達到閾值是啟動實質性派生品種糾紛處理程序和“舉證責任轉移”的觸發點。在此情況下,疑似實質性派生品種的育種人可能需要提供其品種的育種歷史信息,以證明該品種不是從原始品種實質性派生而來的。
40、遺傳相似度高就一定是實質性派生品種嗎?
遺傳相似性高并不意味著一個品種是另一品種主要派生而來的。例如,同一雜交獲得的后代可能具有高度的遺傳相似性,但這些后代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應被視為另一個的原始品種,也不應被視為主要派生自另一個品種。聚合育種也可能導致由不同親本培育而來的兩個品種之間具有高度遺傳相似性,但這兩個品種中沒有一個是原始品種,其中一個也不是另一個主要派生而來的??赡芫哂懈叨鹊倪z傳相似性,但這些后代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應被視為另一個的原始品種,也不應被視為主要派生自另一個品種。聚合育種也可能導致由不同親本培育而來的兩個品種之間具有高度遺傳相似性,但這兩個品種中沒有一個是原始品種,其中一個也不是另一個主要派生而來的。
41.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以田間鑒定結論還是分子鑒定結論為主?
田間鑒定和分子鑒定都可以為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糾紛鑒定提供有力證據。表型性狀或者分子指紋高度近似都預示著兩個品種可能存在實質性派生關系,并作為“舉證責任轉移”的條件,由相對方提出相反證據。根據實質性派生品種界定的三個要件,需要綜合育種過程、遺傳相似度和表型性狀進行綜合判定。如果兩個品種除派生行為引起的性狀變化外,基本性狀也有足夠明顯的差異,則二者無論分子鑒定結果如何,都不存在實質性派生品種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說,田間鑒定更具有決定作用。
42.國際上鑒定實質性派生品種的方法有哪些?
國際上并沒有統一的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方法,目前國際種子聯盟(ISF)發布了6種作物的實質性派生品種糾紛處理指南具有借鑒經驗,其中 4 種作物采取了分子鑒定方法(玉米3072個 SNP 標記,萵苣10 個 AFLP 標記,黑麥草31個 SSR 標記,油菜 SSR 標記),而棉花、雙孢蘑菇采用表型或分子性狀。
43.UPOV 有實質性派生品種相關鑒定技術組織嗎?
UPOV 理事會于2020年批準了測試技術和方法技術工作組(TWM)的成立和職權范圍。在技術委員會的指導下,TWM 的任務中包括了建立 “討論應用生化分子技術開展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的平臺。
44.獲得實質性派生品種的方法有哪些?
UPOV 提供了以下獲得實質性派生品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篩選天然變異株或誘變株、體細胞無性變異株、從原始品種中篩選變異單株、回交、遺傳工程轉化。
45.親本為實質性派生品種,其組配后的雜交種是實質性派生品種嗎?
不是。但在該雜交種的生產、繁殖過程中,由于需要反復使用到親本(實質性派生品種),需要得到該親本原始品種權利人的許可。如果該親本(實質性派生品種)是授權品種,還需要得到親本權利人的許可。
46. 轉基因品種一定是實質性派生品種嗎?
通常轉基因品種都是實質性派生品種。轉基因品種有兩類,一類是利用轉基因技術對原始品種直接進行性狀改良形成的品種,這類品種基因型或者基因型組合幾乎全部來自于原始品種,若其保留了原始品種的基本性狀表達,是典型的實質性派生品種。另一類是回交轉育品種,即利用轉化體(通過轉基因使某個品種具有目標性狀)與原始品種連續回交,進而使原始品種也獲得該目標性狀。針對此類品種,回交代數將影響該品種與原始品種的遺傳相似度和基本性狀相似度,因此需要綜合判斷是否為實質性派生品種。
47.基因編輯品種一定是實質性派生品種嗎?
與轉基因類似,基因編輯是典型的派生行為。但在研發過程中基因編輯品種有兩類,一類是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對原始品種直接進行性狀改良形成的品種,這類品種基因型或者基因型組合幾乎全部來自于原始品種,若其保留了原始品種的基本性狀表達,則是典型的實質性派生品種。另一類是回交轉育品種,即利用轉化體(通過基因編輯便某個品種具有目標性狀)與原始品種連續回交,進而使原始品種也獲得該目標性狀。針對此類品種,回交代數將影響該品種與原始品種的遺傳相似度和基本性狀相似度,因此需要綜合判斷是否為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
48. 果樹的芽變品種是實質性派生品種嗎?
果樹芽變品種是典型的實質性派生品種。
49.如果向一個原始品種定向導入多個性狀,得到的品種是不是實質性派生品種?
定向導入多個性狀得到的品種如果除了所導入的性狀差異外,與原始品種基本性狀表達相同,則該品種是原始品種的實質性派生品種。如果除導入的性狀差異外,還改變了原始品種基本性狀的表達,則該品種不是實質性派生品種。
50.如何獲取實質性派生品種相關知識?
可以從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網站 (https://www. upov. int/portal/index.html.en) 、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網站(http://www.nybkjfzzx.cn)、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測試中心微信公眾號等獲取相關信息,參加相關培訓等獲取實質性派生品種相關知識。
來源丨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全文及重點問題解讀.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點擊下單,把健康帶回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