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預約
近日
農業農村部發布
2025年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公告
全國共有153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其中
徐州市農業科學院選育的4個小麥新品種
成功通過國家審定
標志著我市小麥育種工作
取得了新的突破
本次通過國家審定的小麥新品種分別是徐麥48、徐麥49、徐麥51和徐麥DH2。據介紹,此次選育的四個品種各具特色,在產量、品質和抗性上實現了精準突破。
徐州市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室主任 劉東濤
徐麥48今年在我們田里面,平均畝產突破了700公斤,徐麥49也是畝產650公斤這樣一個優質的產量,另外徐麥51今年也是畝產突破700公斤,徐麥DH2主要的優點就是抗赤霉病,今年在河南南部,包括湖北,抗赤霉病表現非常優異。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確保農業豐收、農民增收的基石。而小麥育種如同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雜交、分離、選種、穩定、測試、審定,每個階段都需要時間的沉淀與科研人員的堅守。以此次通過國審的“徐麥48”為例,從2010年雜交到2025年通過國家審定,整整經歷了15年。為了縮短育種周期,科研團隊不斷探索創新,將分子育種技術與生物技術相結合,加速新品種培育進程。我國人口多、糧食需求大,因此高產始終是小麥育種的首要目標。
一個小麥新品種的誕生,堪稱“大海撈針”,需要從上千個原始材料中確定親本,配制雜交組合,再從數萬個的分離后代中篩選符合目標的種子,往往需要6—7代才能穩定遺傳,之后還要經過2年的鑒定測試、5年的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才能通過國家審定。
這四個小麥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將進一步優化黃淮海地區小麥品種結構。下一步,徐州市農業科學院將繼續加大育種創新投入,圍繞優質、高產、多抗等目標,不斷選育出更多更好適應市場需求的優良品種,為推動種業振興和保障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徐州市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室主任 劉東濤
徐麥48、徐麥49、徐麥51,這幾個品種預計未來三到五年,年推廣面積單一品種會突破100萬畝,另外徐麥DH2應該在沿淮赤霉病嚴重的區域,種植面積占比預計會達到很高的比例。我們下一步,期望培育出產量更高、品質更優、抗性更強的小麥品種。
徐州廣電記者 | 鄭子豪 李政佐
編輯 | 李彥凝
一審 | 劉楠 蔣莉
二審 | 朱宸昕 許騰飛
三審 | 張清
轉發+在看,告訴身邊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