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發展不是特別好”的北方小城,學員靠一臺富士相機“瞎拍”起家,在抖音上拍一個爆一單,從一個人干所有活,到如今擁有兩家店、10人左右的團隊。
今天分享的這個案例,很適合小城市的工作室老板學習。
一、審美領先半步,就可以在小城市實現「降維打擊」
學員最開始做獨立攝影師的時候,沒有影棚,也沒買什么工具,就連拍婚紗照,都要客人自己買頭紗,在戶外拍。
這樣的拍攝條件,作品卻拍一個火一個,并且帶來了一堆咨詢。
這是因為運氣好嗎?其實并不是,是因為她把一二線城市已經很流行的風格,平移到自己的城市里。
我在課上經常說一句話,攝影師賣的不是技術,是「審美差」。
在小城市,審美領先半步,就是降維打擊。把一線城市驗證過的風格,用心地在你的城市落地,就能收獲很大的驚喜。
二、在小城市,能做全品類就做全品類
大城市競爭大不建議做全品類,風格太雜的話很難把每個品類都打出去,但在小城市,卻是很聰明的生存法則。
因為小城市的客戶盤子有限,且消費能力都不是很高,想要擴大營收,就必須想辦法拉高單個用戶的終身價值。
比如說,一個客戶,今天找你拍了1000塊的寫真,覺得不錯; 明年她結婚,可能就會花幾千塊找你拍婚紗、跟拍; 后年她生了寶寶,又會找你拍周歲照、家庭照……
一個人,一生中可能在你這里消費上萬元。一個家庭,可能就能維持工作室幾年的穩定“現金流”。
所以,小城市越小,越要做剛需產品,做地區的老大。
三、重視微信客戶管理,就能帶來轉介紹。
小城市的傳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只要你交付的質量還不錯,可能哪天隔壁表姐結婚,客人就會把你介紹給她。
所以,在小城市,一定要做私域。
這個學員的微信里,就有2萬個同城的微信好友。而這座城市只有50萬常住人口,這意味著每25個人里,就有1個人是她的客戶或潛在客戶。
當品牌在本地逐漸有了“壟斷”勢頭的時候,賣的就不僅僅是一張簡單的照片了,而是在經營一座城市的“人情生意”。
只要用好私域,維護好跟客戶的關系,就能帶來復購和源源不斷的轉介紹。
「不是最強壯,也不是最聰明,而是最適合的,才能夠生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