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東本科高校排名出爐,這份榜單呈現出不同種類高校在各自領域的狀況,從穩固的頂尖名校到初露頭角的新秀,再到希望有所突破的地方性院校,每種類型的學校在廣東高校生態里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這個排名給考生和家長又打開了一扇窗,讓他們能更進一步地認識廣東高等教育的情況,在選校的時候作出更為理性、明智的選擇。
廈門大學廣州校區的表現格外耀眼,憑借全國第24名的優異成績位居廣東地區高校之首,在經濟學、化學測量學等23個學科上得到A+評級,國際商務等4個專業還取得全國第一的好成績,這些學科的領先地位彰顯出學校很強的科研和教學實力,是綜合競爭力位于全國前列的新銳力量,中山大學屬于廣東的傳統名校,這次排名全國第31,維持著自身在醫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王牌學科上的優勢地位,華南理工大學位居全省第三,其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在全球ESI前1‰的表現,持續體現著工科強校的底蘊。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理工大學,成為此次榜單中的一個“黑馬”,雖然深圳理工大學的成立時間并不久遠,但是其首次進入全省第7,就超過了部分老牌的高校,尤其是2025年的首次招生錄取分數線更是極具競爭力,物理類最低分超出本科線182分。深圳理工大學的迅速崛起,地方對學校的建設資金傾斜也是必然的因素,地方財政用于教育經費的年增速達到了12.3%。 人才補貼政策高以及學術團隊的吸引力也能為引進優質師資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在學科上,學校注重與華為、騰訊等一線企業產學研相結合,這樣的模式提升了就業質量,也在短時間內為學校贏得了口碑,但深圳理工大學也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專業學科課程體系有待完善,師資力量還需提升。
嘉應學院排在廣東39所高校中的第34位,全國第449名,它是一所地方性的院校,總體上在排名上比較靠后,不過在本地區域的就業市場里還是有著不錯的認可度,特別是師范類的專業,像漢語言文學這樣的專業一直就是嘉應學院的傳統強項,嘉應學院的本科專業學費定價偏低,每年4500元的收費使得它成了大多數家庭眼中的性價比之選,要提升生源的質量,嘉應學院的公費定向師范生計劃對于考生來說就是一個亮點,這個計劃不但免除了學費和住宿費,而且還會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但是畢業生畢業后卻必須在粵東、粵西或者粵北的中小學去工作,這種特色性的計劃既有益于地方教育師資的培養,又給那些想借著學習來穩定就業的考生供應了一個切實可行的途徑。
廣東整體高教結構也有新變化,2025年本科批次擴招2.1萬人,物理類專業大幅上漲,歷史類專業招生略有下降,今年還有5所本科院校首次招生,分別是大灣區大學,廣州職業技術大學等,這五所高校都是第一次招生,廣東高教體系也更豐富,在學科排名上,廣東共有36所高校的949個專業入圍軟科排行榜,36個專業獲評A+等級,廈門大學廣州校區表現非常亮眼。
有些特色高校的專業也非常突出,比如福建警察學院的國內安全保衛專業,還有福建商學院的零售業管理專業都拿到了高評級,這些特色學科體現出學校在某些領域積累起的競爭優勢,學校整體排名未必名列前茅,但它具備的學科定位給考生給予了一種專門的選擇機會,高校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持續朝向欠發達地區的生源方向傾斜,借此來推動教育公平進程,拿中國人民大學來說,該校新增設了中國古典學專業,而且提升了招生名額,從而應對更為廣大的學術與社會需求。
大熱學校高分段的錄取波動,錄取分數線差距也更加明顯,比如深圳理工最低分錄取線是624分,而嘉應學院普通專業錄取線只有496分。考生在選擇學校時肯定要考慮學科、資源、未來等等很多因素,并不是盯著一個學校的綜合排名。
教學模式的創新也成了今年的熱點之一,拿深圳理工大學來說,“三院一體”模式把學院、研究院和書院的功能融合起來,給學生賦予系統的進修途徑,廈門理工大學通過“項目制教學”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這些教學辦法都給改善人才培育品質給予了新主意,不過,就就業而言,不少高校雖然宣稱就業率高,但是有些學校利用“靈活就業”之類的統計手段來改善數據的情形還是存在的,這也就使得考生和家長很難從數據表面看出畢業生實際的就業質量。
研究型高校與地方性院校之間學科表現依舊存在較大差距,華南農業大學在農學領域學科表現遠超其綜合排名,中山大學在醫學領域也如此,地理位置對學校吸引力仍然重要,珠三角內高校雖不一定排名靠前但就業機會多,吸引力仍大于部分偏遠院校。
雙一流建設對廣東高教的影響也顯著起來,廈大廣州校區和中山大學都在加大學科資源的集中力度,其它學校也努力在單個學科上取得突破以提升競爭力,深圳理工大學通過產學研結合的路徑做校企合作,借助騰訊、華為等企業資源創造就業機會,這給新成立的高校做深入發展提供了成功案例。
當然中小地方性院校競爭壓力還是存在,像嘉應學院這樣的院校雖然在所在區域有一定的認可度,但搶奪優質生源方面并不占優勢,但是廣東整體教育經費的不斷上漲讓各類高校都有了發展的機會,深圳預算增幅尤為突出,這給深圳新興高校比如深圳理工的快速崛起提供了重要保障。
2025年廣東本科高校排名勾勒出廣東高等教育生態的多層次分布,廈門大學廣州校區、中山大學這些頭部高校依然處于領跑位置,深圳理工等新晉大學靠資源整合與學術創新后來居上,嘉應學院這類地方高校仍然要借助具體教學計劃尋找自身優勢特色,在這種高校競爭愈發激烈的大環境下,考生選高校和專業的時候就要從更多角度來評判,綜合排名、專業實力、就業情況以及地理優勢這些重要數據都是選擇時的參考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