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匯豐銀行18億美元資產被凍結申請,揭開了中國飲料巨頭娃哈哈從未公開的家族秘辛。2025年7月,三名持美國護照的年輕人——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向香港高等法院遞交訴狀,聲稱自己是已故創始人宗慶后的非婚生子女,要求分割包括18億美元信托基金和娃哈哈集團29.4%股權在內的340億遺產。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三人的母親正是娃哈哈前高管杜建英,這位曾放棄國家干部身份追隨宗慶后的女人,在隱退十七年后帶著子女殺回戰場。
與此同時,杭州中級人民法院也收到了同樣的起訴書。正在推動娃哈哈改革的宗馥莉,突然發現自己陷入雙線法律戰。她迅速反擊,提交了父親2020年簽署的遺囑,其中白紙黑字寫著:“所有境外資產由獨女宗馥莉繼承。”這份由娃哈哈高管見證的文件,成為她守護帝國控制權的第一道防線。
三份出生證明躺在香港法庭的證物臺上,宗繼昌1989年的出生記錄尤為刺眼——父親欄清晰印著“宗慶后”。三人已向杭州法院申請,要求調取宗慶后2023年在浙一醫院留下的血液樣本進行DNA比對。若鑒定成立,根據《民法典》第1071條,他們將成為法律承認的繼承人。
原告的核心訴求直指巨額資產:在香港要求凍結18億美元信托資金,在杭州則爭奪娃哈哈集團29.4%股權。
他們聲稱2003年宗慶后承諾設立三只各7億美元的信托基金,但賬戶至今僅有18億美元,且2024年5月有110萬美元“異常轉出”。
宗馥莉的律師團迅速反擊:涉案賬戶實為東南亞業務儲備金,110萬美元轉賬附有完整的越南工廠設備采購合同。
更致命的是,他們指出《信托法》第8條明確規定“設立信托必須采取書面形式”,而對方至今拿不出宗慶后簽署的信托文件。
工商登記信息揭示出更深的聯結。2022年起,宗繼昌、宗婕莉的名字陸續出現在沈陽娃哈哈榮泰食品、天津娃哈哈食品等六家子公司董事名單中。
這些公司背后站著同一個大股東——注冊于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榮泰企業有限公司。
在廣元金信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權結構中,宗馥莉持股60%,杜建英赫然持有40%股份,資本紐帶早已悄然編織。
娃哈哈的渠道商最先感受到震蕩。全國工商聯飲料業商會數據顯示,訴訟爆發后三家省級代理商暫停進貨,部分區域銷售額下滑15%。
經銷商擔憂股權變動影響供貨穩定性,農夫山泉等對手趁機蠶食市場。
宗馥莉推動的“去娃哈哈化”改革驟然加速。
貴陽、成都等地多家“娃哈哈”子公司更名為“宏勝”,這是她2003年創立的代工體系,2022年營收已達104億元。
更關鍵的布局在渠道端:黑龍江、吉林等12個省份的經銷商被要求改簽宏勝銷售公司,西藏、青海市場則劃歸拉薩宏勝。
員工體系也在重構。原娃哈哈營銷、研發部門員工被要求轉簽宏勝勞動合同,但引發強烈反彈——宏勝實行年薪制,而娃哈哈員工原本享有基礎工資+獎金+干股分紅。
香港高等法院第23號法庭,雙方律師正就關鍵證據展開攻防。
原告申請傳喚娃哈哈前財務總監出庭,試圖證明信托資金被違規轉移。
宗馥莉團隊則要求對原告提交的“宗慶后指示郵件”進行筆跡鑒定,律師當庭指出:“簽名有肉眼可見的摹仿痕跡”。
杭州戰場聚焦在股權性質認定。
原告拋出重磅炸彈:提交2015年簽署的股權代持協議,聲稱杜建英實際持有娃哈哈集團25%股份。
宗馥莉方面出示的2020年遺囑則顯示,宗慶后已將境內股權納入遺囑安排。
香港法官宣布將案件延至9月18日再審,等待杭州DNA鑒定結果。
社交媒體監測顯示,訴訟曝光后娃哈哈負面輿情激增400%。
曾經深入人心的“家文化”品牌形象,在三個“美國子女”浮出水面后出現裂縫。
宗馥莉在內部會議中強調:“這是家族事務,不影響公司運營。”但市場用腳投票——華東經銷商透露,部分批發商開始要求現款現貨,不再接受賬期。
這場爭奪戰的代價正在貨架上顯現。
當宗馥莉團隊在法庭上據理力爭時,超市里娃哈哈純凈水的陳列位正被競品擠占,AD鈣奶的促銷海報也被悄然撤下。
三百四十億的遺產分割尚未落槌,市場的天平卻已開始傾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