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廢城市”建設,一頭連著減污,一頭連著降碳,其核心是健全固體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治理體系。近年來,四川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無廢城市”建設為抓手,通過醫療廢物智慧化管理、打造“無廢鄉村”等具體實踐,積極推動生產生活方式向“綠”而行,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本底。
稱重、錄入診所信息、上傳數據、張貼醫廢標簽,在成都市高新區石羊街道的智慧醫療廢物暫存點,附近小微診所的工作人員正在將醫療廢棄物存放至暫存倉。整個操作流程不到一分鐘,有效解決了小微診所醫廢收運難、暫存難的問題。
成都高新區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生態環境管理處副處長 周夢春:
01
目前高新區7個街道,分別試點(建設)了小微診所醫療廢物收運點,可以滿足區域內800余家小微診所醫療廢物的暫存需求。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要求,成都以“科技”賦能,打通醫療廢物收集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成都市共有267個智慧醫療廢物暫存點,8000多家小微診所全部納入“醫廢智慧溯源系統”,讓醫療廢物從產生到貯存、轉移和處置,都擁有“電子身份證”,實現醫療廢物流向的實時追蹤、全程記錄。
四川精靈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益謙:
02
醫廢的相關數據通過我們的智慧醫廢系統直接接入四川省環境廳“無廢四川”數據平臺,(系統可以)清晰查詢醫廢來源、轉運醫廢車輛及醫廢處置中心,成功構建起醫廢智慧管理的閉環體系。目前,成都市每天產生的醫療廢物超過100噸,可實現日產日清。
成都瀚洋環保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勇:
03
通過焚燒工藝,實現醫療廢物的減量化與無害化處置,有效避免二次污染。我們還實現了蒸汽利用和中水回用,污水零排放,強化了醫療廢物處置過程中的綠色環保與資源節約。
為超大城市的小微源危險廢物治理提供“成都樣板”。近年來,成都通過積極開展“無廢城市”典型場景建設,共建成21類1458個“無廢城市細胞”,覆蓋企業、社區、學校和景區等場景,讓綠色發展理念不斷融入城市肌理。而在自貢市沿灘區永安鎮,當地則通過不斷健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體系,推進“無廢鄉村”建設。
記者 汪夢婧:我現在在沿灘區永安鎮的云龍村,這里的保潔人員每天都會定時對村民活動的公共場所進行清掃。行走在村里,目之所及,道路非常干凈、庭院也非常整潔。
自貢市沿灘區永安鎮云龍村黨總支書記 王力:
04
規范設置40多處垃圾收集點,建立“日產日清”長效機制,日平均收集垃圾3噸左右,開展“垃圾分類我先行-積分兌禮品”活動,不斷增強群眾環保意識。
目前,永安鎮每天產生的20余噸生活垃圾,都將被統一運送到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進行焚燒發電,實現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再利用。目前,自貢市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置體系行政村覆蓋率100%,無害化處理率100%,城鄉環境不斷提升。
自貢市沿灘區永安鎮副鎮長 王秋月:
05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對垃圾收集點的標準化建設,提升老百姓的垃圾分類的意識,建設我們的大美鄉村。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目前,我省成都、樂山、宜賓、眉山等8個納入國家“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的城市,正圍繞各自城市特色,健全“無廢城市”建設標準體系,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穩步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再利用,讓“無廢”理念不斷深入人心。
來源:四川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