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評論員
這是著力打造安全可靠現代化都市的韌性北京;這是歷史文脈、人文地理、自然景觀與市民文明素養相映成輝的文明北京;這是創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高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智慧北京。北京將深刻把握我國城市發展所處歷史方位和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定位,深刻把握城市內涵式發展的戰略取向和增強城市發展動力活力的內在要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走好具有中國特色的超大城市轉型發展的現代化之路。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從著力優化現代化城市體系、著力建設富有活力的創新城市、著力建設舒適便利的宜居城市、著力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著力建設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著力建設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著力建設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等七個方面部署了城市工作的重點任務。
城市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現形式,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深刻把握新形勢下我國城市發展規律,堅持黨對城市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推動城市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我國新型城鎮化水平和城市發展能級、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宜業宜居水平、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水平、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提升。作為擁有2180多萬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北京也在這一進程中奮力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超大城市治理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11次視察北京、21次對北京發表重要講話,“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是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出的一道必答題。始終把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始終把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始終把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始終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北京錨定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把習近平總書記為北京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北京在提高城市對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承載能力,發展組團式、網絡化的現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上奮力前行。“一核”帶動、“兩翼”齊飛,打開發展新天地。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機勃發,河北雄安新區拔節生長,通勤圈、功能圈、產業協同圈建設加快推進。這是從單一城市發展向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深刻轉型。21萬平方公里的京畿大地上,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面貌越來越生動清晰。
北京在精心培育創新生態,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奮力前行。在加與減、舍與得的辯證法中,北京以減量贏得高質量發展。懷柔科學城發出“最亮的光”,北腦二號填補國內腦機接口技術空白,“天工”機器人以人類姿態高速穩定奔跑,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雙引擎”……創新浪潮在京華大地奔涌,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持續塑造發展新動能。
北京在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上奮力前行。從封閉的小區內部空間到開放的商業中心,從交通堵點到花園商圈,越來越多老舊空間實現蛻變,為推動北京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全國文化中心提供支撐。當15分鐘便民生活圈覆蓋街頭巷尾,北京的服務可及性、便利宜居性日益凸顯。
北京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上奮力前行。從接續實施“一微克”行動,深化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到增強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打造生物多樣性之都,再到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施全國首個花園城市專項規劃……天清氣朗的“北京藍”漸成常態,一個綠色低碳的美麗北京呼之欲出。
這是著力打造安全可靠現代化都市的韌性北京;這是歷史文脈、人文地理、自然景觀與市民文明素養相映成輝的文明北京;這是創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高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智慧北京。走好從粗放到精細、從專業到綜合、從管理到治理的創新之路,北京這座超大城市正在經歷一場深刻轉型。
當前,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北京將深刻把握我國城市發展所處歷史方位和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定位,深刻把握城市內涵式發展的戰略取向和增強城市發展動力活力的內在要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走好具有中國特色的超大城市轉型發展的現代化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