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行海洋)7月16日,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23年以來辦理涉外知識產權案件16件40人,數量逐年遞增。
通州檢察院檢察長李辰介紹,從案件類型看,侵犯商標權類犯罪占比較高,涉及的罪名包括假冒注冊商標罪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2023年以來,通州檢察院受理侵犯商標權類犯罪案件15件36人,占涉外知識產權案件總數的93%,其中又以文旅領域侵權多發頻發,涉及假冒環球影城魔法袍、魔杖等文化創意產品。通州檢察院在北京環球度假區設立涉外知識產權檢察工作聯絡點,提供知識產權普法服務和司法保護。
從犯罪手段看,網絡化、跨區域特征明顯。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工具,在“標、貨、產、銷”各環節均實施侵權行為。在辦理的梁某等26人銷售假冒古馳(GUCCI)、巴寶莉(BURBERRY)等品牌服裝案中,廠家購進假冒商標標識、原材料后組織生產加工,通過批發商在網絡平臺開設的店鋪分銷,犯罪鏈條涉及廣東省、河北省、北京市等多地,涉案金額共計900余萬元,上述人員分別觸犯假冒注冊商標罪、非法制造注冊商標標識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被依法判處刑罰。
為依法平等保護各類中外經營主體合法權益,通州檢察院組建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選派業務素質高、外語水平好的專業檢察人才,專門負責涉外知識產權檢察業務;規范涉外知識產權案件辦理,發布中英文版《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檢察院涉外知識產權案件辦案指引》;建立涉外知識產權案件全部提前介入機制,引入技術輔助、專家支持等專業審查模式。在辦理魯某等13人假冒哈利·波特注冊商標案時,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補充調取商標權屬證明并追加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為涉外商標權利人,精細化審查電子證據后追加認定非法制造商標標識數量12萬余件、追訴下游犯罪人員11人,追贓挽損100余萬元。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立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