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對于吉林來說,砥礪奮進十載,足以留下閃光的印記。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吉林視察。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長春市,總書記深入農村、企業,深入廣大干部群眾,作出重要指示、留下殷殷囑托……
十年,3600多個日夜,吉林兒女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確立了新坐標,描繪了新藍圖,一步一個腳印把總書記寄予吉林的殷切希望變成美好現實,一幅“大潮奔涌”的新時代畫卷,在白山松水間恢宏展開……
一列車的硬核實力
“太快太科幻了!”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上,中車長客攜CR450BF動車組、超導電動高速磁浮樣車、復興號智能動車組技術提升列車、高速綜合檢測列車等產品實車參展,并通過沙盤、智慧屏幕等形式展示氫能市域列車、市域D型列車等產品,吸引世界各地媒體和嘉賓的廣泛關注。
在時空穿梭機中,中車長客“夢之隊”閃耀世界高鐵大會,無不展示這十年吉林制造的發展加速度。
猶記得,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作出重要指示:高鐵是我國裝備制造的一張亮麗的名片,成為我國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搶手貨”,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要把裝備制造業作為重要產業,加大投入和研發力度,奮力搶占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制造大國和強國。
CR450動車組 中車長客供圖
牢記囑托,踔厲奮發,這十年,作為吉林制造的佼佼者,中車長客實現了一個個“首次”。
這家公司不僅構建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動車組、地鐵、磁浮列車等9大產品平臺30個主型產品,還累計研發CR450動車組、時速600公里新一代常導、超導磁浮列車及中低速磁浮、智慧型標準市域列車、系列化中國標準地鐵及多種制式的中低運量產品、氫能源市域列車等新產品140余種,形成全類型、全品種軌道交通產品研制能力,“復興號高速列車”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創新驅動積厚成勢。
同樣,通過創新突圍的還有長春一東。
“創新是企業的動力之源,質量是企業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業的生存之基,必須抓好創新、質量、管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掌握主動。”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東北工業集團長春一東離合器股份有限公司視察,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與職工代表座談交流。習近平總書記一席話深深銘刻在長春一東干部群眾心中。
轉型是企業適應未來競爭的必然選擇。面對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趨勢,十年來,長春一東主動求變,推動企業從傳統制造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不斷增強企業的發展動力、發展實力和發展活力。
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
瞄準“新質”驅動,聚焦戰略支撐。在吉林,多業支撐的新質生產力格局正加速形成。
一畝稻的全新思路
十年間,田間一粒米能量有多大?在吉林,你可以無限想象。
它可以身價暴漲,每公斤5元左右躍升到14元左右;也可以訂單瘋狂,線上線下稻米香飄四海;還可以“農文旅”融合,讓村民腰包越來越鼓,人均純收入達到2.4萬元,是原來的3.8倍……
米,來自哪里?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
七月的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總書記視察過的稻田,秧苗翠綠茁壯。
“糧食也要打出品牌,這樣價格好、效益好。”十年前田埂間的深情囑托猶在耳畔,今日的光東村已在火熱的實踐中“稻”路越走越寬。
產業融合的光東村劉源江攝
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在于打破產業邊界,實現全鏈增值。
顯然,這座海蘭江畔的村莊尋到了發展密碼。
在光東村,水稻不再是單一產品,而是串聯起產業融合的核心樞紐。
憑借稻田與文旅的獨特碰撞,這里迅速躍升為現象級網紅打卡地。一時間,在社交平臺掀起一股解鎖魅力光東村沉浸式觀光體驗風潮。
稻田還是那片稻田,但在“環環相扣”的模式下,村子卻變了模樣。
一路耕耘,一路歡歌,一路奔富。
深度挖掘產業鏈附加值,今天的吉林現代農業提供給人們的,是作物產出,也是生活方式,更是美好未來。
一粒藥的“獨門絕技”
近日,“2025中國品牌500強”榜單發布,吉林敖東位列第462名,標志著其品牌力邁入新高度,在中醫藥制造生產領域實現強勢突圍。
作為吉林醫藥產業代表性的企業,吉林敖東何以實現向新求變?
這份成績的背后,得益于總書記的前瞻性指引。
“總書記勉勵我們跟蹤生物制藥前沿動態,加強技術研發合作,努力打造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產品。”回憶起總書記視察企業時的場景,吉林敖東藥業集團延吉股份有限公司車間的工人們至今心潮澎湃。
吉林敖東生產線張植塽攝
這些清晰的目標,也成了“敖東”創新突圍的不竭動力。
當前,我國醫藥領域基本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而“好不好”的問題日益凸顯。
而其中的“好”,就是“藥”有新作為的“獨門絕技”。
十年來,吉林敖東延吉藥業圍繞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加大投資,生產模式向集約化、智能化和可控化轉型,以全產業鏈創新為“切入點”,全面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企業的巨變,亦藏在數字中。十年來,該企業累計創造產值77.6億元,上繳稅金10.8億元;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擁有藥物品種103個、批準文號151個,構建起堅實的產品矩陣。
如果說奮斗最鮮亮的底色,那時代毫無疑問便是最好的背景。
這是“一粒藥”的故事,也是吉林醫藥產業前行路上的堅實一步。
殷殷囑托千鈞力,踔厲奮發正當時。
十年回響,潮涌白山松水。從“一列車”的轟鳴中,我們聆聽到吉林制造向“新”而行、向“高”攀登的鏗鏘足音,這是中國裝備制造挺起脊梁、角逐全球的縮影;從“一畝稻”的金黃里,我們觸摸到吉林農業破“界”融合、點“綠”成金的智慧密碼,這是黑土地上傳統產業煥新、賦能鄉村共富的生動實踐;從“一粒藥”的淬煉下,我們感受到吉林醫藥聚焦“好”、鍛造“強”的創新脈搏,這是生命健康領域破解“卡脖子”、邁向高精尖的時代強音。
這十年,是吉林以“新質生產力”重塑發展邏輯的十年。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如同不滅的燈塔,早已融入這片熱土的奮斗基因。制造業的“硬核”升級、現代農業的“鏈式”增值、醫藥創新的“獨門”突破——三大樣本,殊途同歸。它們共同指向一個核心:吉林的全面振興,根植于對國家戰略的深刻把握,發力于對實體經濟的深耕篤行,決勝于對科技創新的執著追求。這既是吉林從“跟跑”到“并跑”甚至部分領域“領跑”的密碼,更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在新時代重振雄風、重塑輝煌的必由之路。
十年蝶變,非止于形,更在于勢。它積蓄的,是“新質”破土、動能澎湃的磅礴偉力;它昭示的,是面向未來、志在必得的堅定信心。當“新坐標”已然錨定,“新藍圖”鋪展壯闊,踔厲奮發的吉林,如同這奔騰不息的黑土地,正以其厚積薄發的“新質”偉力,在強國復興的偉大征程中,奮力譜寫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時代華章!征程未有窮期,吉林步履鏗鏘!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欒喜良
可參與優惠購票
免費領取高德打車券福利!
來源:中國吉林網
編輯:王偉光
主編:曲翱 監制:陳尤欣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