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驕陽似火,金穗千重浪涌。7月15日,位于河源市東源縣柳城鎮下壩村萬綠智慧無人農場的農田里,多臺無人收割機正開足馬力搶收早稻,標志著當地夏糧收割全面展開。據當地農業部門預測,今年萬綠智慧無人農場水稻畝產達600公斤,迎來又一個豐收年。
無人駕駛收割機將收割的稻谷裝進無人駕駛運糧車
無人駕駛收割機在河源市東源縣柳城鎮下壩村萬綠智慧無人農場中進行水稻收割作業
在下壩村的田間里,一臺無人駕駛收割機正沿著預設路線勻速推進,鋒利的割臺將沉甸甸的稻穗整齊卷入,脫粒、秸稈粉碎等工序一氣呵成。記者留意到,駕駛艙內空無一人,唯有智能終端閃爍的數據提示著作業進度。
據農場相關負責人王鍵寬介紹,無人收割機依托北斗導航與多光譜傳感器,精準識別田塊邊界與作物密度,有效控制收割損失率,提高水稻收割效率。遠處,技術員通過手機APP實時監控畝產數據和機械狀態。轟鳴聲中,飽滿的稻谷通過自動卸糧裝置傾瀉入車。
萬綠智慧無人農場等待收割的稻田
據了解,萬綠智慧無人農場是廣東省規模最大的高科技農業示范基地,由東源縣政府主導,廣東萬綠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嶺南現代農業廣東實驗室教授羅錫文及其團隊聯合開發建設,農場集成物聯網、北斗導航、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水稻“耕、種、管、收”全流程無人化作業。
目前,該農場是廣東省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水稻無人農場,農場面積輻射周邊超過1萬畝,其中1500畝為無人化核心區,配備無人旋耕機、插秧機、收割機等智能農機,通過云端遠程操控,效率較人工提升50倍以上,大大提高了農業作物效率。
無人機巡田撒藥
中國工程院院士、嶺南現代農業廣東省實驗室教授羅錫文走進田間地頭
收割現場,羅錫文帶著團隊走進田間地頭,仔細察看今年水稻長勢,與團隊成員交流種植技術。國家統計局2024年底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稻谷單產7154.7公斤/公頃(477.0公斤每畝)。羅錫文介紹,由上壩村、下壩村組成的無人農場如今種滿水稻,團隊進駐開展種植后連續四年水稻單產均超過500公斤每畝,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另外,該無人農場采用高產、高抗的水稻新品種,結合變量施肥合理密植技術,2024年平均畝產達587.5公斤,較普通水稻增產11%,人工成本降低30%。同時通過實時監測土壤、氣象及病蟲害,無人機巡田優化管理,配套電氣化烘干、冷鏈倉儲等設施,推動綠色農業,并托管周邊3萬畝農田,帶動村集體年收入超200萬元,目前已成為“百千萬工程”和鄉村振興的科技標桿。
東源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何思明介紹,該農場集制種、育秧、烘干、加工于一體,種植了多種水稻品種,是東源縣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的主要產區,在“無人農場”和“水稻芯片”的“雙核驅動”下,農場實現年產水稻超4000噸、制種超500噸,帶動全縣育種制種面積擴大至5000畝,華航香銀針種子在河源市20余個鄉鎮全面推廣種植。
來源:東源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