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信網 責編:孫寶震 2025-07-15 16:09:27
現場相關照片。 (來源:青島市農業農村局)
信網7月15日訊 近日,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組織召開2025年全市綠色增糧競賽工作會議,通報夏糧競賽結果,為獲獎代表頒發榮譽證書,邀請種糧大戶代表交流分享高產經驗。青島市農業農村局二級巡視員程興謨,市人力資源發展研究與促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陸昕浩參加會議;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蘭大彭圍繞抓夏管、提單產、夯實秋糧豐收基礎進行工作部署。有關區(市)農業農村分管負責同志、農技骨干以及部分優秀種糧主體代表等70余人參加會議。
活動現場,劉君緒、姜永戰等綠色增糧夏糧競賽獲獎代表一一上臺領獎。今年夏收期間,經種糧主體報名、鎮(街)初選、區(市)測產初賽、市級現場實打決賽等環節,最終評選出2025年綠色夏糧競賽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優秀獎40名。尤為可喜的是,在17個市級決賽地塊中,有7個地塊小麥畝產突破800公斤大關,其中即墨區藍村街道綠色增糧先行區“五良融合”示范田實打畝產886.9公斤,創全市高產示范田單產歷史最高紀錄,實現技術集成創新的歷史性突破。
精心組織 激發動力
今年是青島市首次系統化、規模化舉辦綠色增糧競賽,旨在進一步探索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模式,為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青島方案”。為確保本次競賽有序開展,市農業農村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聯合印發競賽通知,建立市、區(市)、鎮(街)三級聯動組織體系,市級統籌、制定規則、組織決賽,區市發動、組織初賽、選拔推薦,鎮街報名、初步篩選、做好服務,確保了競賽周密有序、公開公平,調動了種糧主體參與積極性。
“高產不是碰運氣,而是良種扎穩根、良機提效率、良法精管理的結果!”會上,即墨區藍村街道春秋永旺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德生,結合886.9公斤的實打測產成果,與大家交流分享高產經驗,系統闡釋良種引領、良機保障、良法增效、良田筑基、良制創新的“五良融合”綠色增產模式,為糧油單產提升提供可復制的實踐路徑。
單產提升 科技賦能
近年來,青島市以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為目標,從關鍵制約因素入手,以提高播、管、收質量為重點,加快“五良”系統集成,通過共建基地、協同攻關、聯合示范,集成推廣青農6號、青豐1號等11個小麥主導品種,“兩選四適”、精量播種、水肥一體化等綠色增產關鍵技術,谷物復式精量播種機、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大喂入量小麥聯合收獲機等30余種智能農機裝備,持續推進小麥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力機型“三主”融合,分區域、分要素、分環節做好耕種管收全過程,輻射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
成績的背后,是新品種落地、新農技出彩、新農機馳騁、新模式引領,是青島農業農村部門以“技術筑基—示范擴面—智能提效—政策保障”為脈絡的系統性探索,是示范體系、科技賦能、智能農機、政策支持等關鍵要素的環環相扣、相得益彰。
“十百千”示范 “五六七”集成
農穩社稷,糧安天下。近年來,青島市積極落實大面積提高單產各項措施,在建好10個萬畝規模綠色增糧先行區基礎上,建設100個以上千畝規模示范方和1000個以上百畝規模示范點,配套建立“五良融合”“六化同步”“七個百分百”標準化技術集成體系,“市、區(市)、鎮(街)”三級包聯服務機制,以及“產學研推用”多元融合推廣機制。
培育提升一批綠色增糧示范主體。引導應用綠色增糧“五良融合”集成技術,做好集成創新技術應用,開展綠色增糧技術示范展示、現場觀摩演示。
建立精準高效包聯主體服務機制。市級負責包區(市)聯“十”、區(市)包鎮(街)聯“百”、鎮(街)包村聯“千”,以點帶面把單產提升集成技術有效落實到戶、到田。
強化培訓提高示范主體綜合素質。圍繞糧油作物綠色高產高效關鍵技術、高標準農田、現代種業等方面,開展專題技術培訓,有效提升示范主體的科技素養、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夏糧豐收已在手,全年糧安看秋糧。會議在認真總結夏糧生產經驗基礎上,對持續推進夏管、全力奪取秋糧豐收進行了重點部署。下一步,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將持續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保障,深入推動綠色增糧“十百千”服務體系落地落實,為秋糧豐產豐收打牢堅實基礎。(記者 耿潤)
[來源:信網 編輯:孫寶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