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鎮大觀園之旅
舒 華
來到距青城山大約20里地的青城山鎮大觀園,選擇入住的是一家農家小屋。
農家小屋坐落在巷尾拐角處,三層樓的小洋房,看起來很別致。小洋房的正廳,繼承了我國古典建筑的風格——天井結構,所不同的是,古典的天井具有集水、納陽、通風、采光、消防等多種建筑功能,但是老板家的這天井,頂上是用透明塑料板封著,古典天井的集水,通風,消防沒有了,只剩下了采光的功效。確實,從老板的封頂材料看,那是動了一番腦筋的,結果,確實把采光的功效發揮到了極致,整個正廳看起來敞亮,通透感十足。
我們是自駕的,姐姐開的她那輛褐色專駕。一到老板家門口,老板娘腰間系著圍裙,笑容滿面地迎出來,一邊噓寒問暖,一邊幫著卸行李,熱情得像接待親戚朋友似的。老板娘提著行李,招呼著去我們住的房間。跟著老板娘上了二樓,老板娘說住二樓好,不高不低,空氣流通暢然,光線也好。二樓的光線的確比一樓的那幾個客房好很多,剛才上樓時,我稍微瞟了一眼一樓的幾個房間,光線不那么亮,甚至還有點暗。
來之前,姐姐商量,我們兩個大人一個小孩,住一個雙人標間就可以了,不必多花錢要個三人套間。在這方面的打算,我確實是白癡,當然全聽姐姐安排,姐姐說啥我都是贊許的。姐姐說她和她的孫女一個鋪,我一個人一個鋪,雙人標間足夠了。
推開房門,三十多平方米的標間盡收眼底。雙鋪,潔白的床單,兩把椅子,電視機下一個兩米多長,四十公分寬的臺面上,整齊地擺放著空調、電視機遙控板的收納盒,一個不銹鋼燒水壺,兩只玻璃口杯,一個餐巾紙盒,還有專門的洗漱衛生間。房間不大,布置簡單,卻有條理,又整潔,我和姐姐都很滿意。只是,我還是有些擔心姐姐和她五歲的孫女睡一個鋪,是不是有太擠,加上小孩子好動,愛跳,萬一不小心滾下床摔傷。姐姐說沒事,說小孫女睡覺很乖,不會滾下床腳。老板這陣也上樓來,問我們還有別的什么需求,盡管提。見我在為姐姐小孫女會不會滾落床腳的事擔憂,老板不假思索地說:“干脆把中間的茶幾拉開,把兩張床并在一起?!?/p>
兩張床并在一起,我們兩個大人睡兩邊,小孩子睡中間,再怎么跳就不怕摔下床腳了。
“這個辦法好!”姐姐邊說邊把床頭柜拉走,老板和我聯手把兩個床鋪并攏。老板兩口子的熱情,好客,不完全以賺錢為目的的服務,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們和他們之間的距離。
一切安頓就緒,老板娘熱情地招呼我們午餐。干煸兔丁,青椒肥鍋肉,炒莧菜,涼拌豆角,黃瓜雞蛋湯,兩葷,兩素,一湯,多少自取,不必拘謹。此時的我,突然覺得,這家民宿,還真有點家的感覺。
青城山鎮大觀園,這里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寬闊的人行道,有的,全是小街小巷。小街小巷縱橫交錯,仿如迷宮。這樣的布局,對像我一樣的路盲,如果不是全憑導航,估計出了門拐不了幾個彎,就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小巷深遠,每個小巷格局迥異,有的灰墻圓門,有的白墻方門,無論什么門,門前左右,都是花團錦簇。這季節,豆角、南瓜爬滿院墻,正是碩果累累的旺季。青城山鎮大觀園,毫不夸張地說,滿街滿巷,真的全被飄香的瓜果蔬菜包圍著。漫步在這一步一景的青城山鎮大觀園,讓人確有似夢非夢、亦真亦幻、搖搖欲醉的滿足感。
青城山鎮大觀園,不僅是花園式小鎮,水系也很發達,溝渠沿著小巷小街流淌,在拐彎處一折,交錯于清澈透明的十字溪口,那潺潺的流水在此相互碰撞,低吟,高亢,交織在一起,恍若一首永不停歇的小夜曲。
青城山鎮大觀園,冬暖夏涼,負氧離子爆棚。盡管當下正是盛夏,可青城山鎮大觀園,氣溫比同緯度的其他地方低了很多。不要說同緯度的其他地方了,就是和同一緯度的不遠的成都比,氣溫也要低二至三度。就憑這些,青城山鎮大觀園,來旅游的,來避暑的,絡繹不絕。這里不但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成都人,尤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成都老年人,乃至全國各地的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也紛至沓來,難怪晚飯后去小巷小街散步,聽到的,好多人都是操著不同口音。他們口音不一,相同的怡然自得的幸福表情,并無二致。瞧那對老夫妻牽著手,踏著碎步,滿臉紅光,滿足感,幸福感,簡直沒法用語言來形容。也有三五成群的小老頭、小老太太,他們邊走邊聊,龍門陣擺得仿佛吃了蜜棗,甜得不成樣子。也有單獨一個人走在街頭巷尾的老頭、老太太,他們悠閑地把兩手背在背腰,怡然自得地且走且看,那小巷小街的地攤上的各種蔬菜水果,都不能逃脫他們滿足又挑剔的眼睛,至于小巷小街兩旁擺著的各式各色汽車,在他們習以為常的眼底滑過,或許是在大都市見得太多,不必在意了吧。剛剛下過陣雨的泥土芳香,夾雜著偶爾的美食店飄散出來那令人嘴饞心饞的川西壩子的佳肴美味,把來青城山鎮大觀園旅游的,避暑的老年人,熏得那個慘哦,恨只恨自己年事已高,不然非得大飽口福一頓不可的。
天色將晚,青城山鎮大觀園,燈火星點,仿如銀河鋪地,天上宮闕搬到了人間。
來青城山鎮大觀園幾天時間,都是在時雨時晴中度過。
“問道青城山”,這是心中謀劃了好久又好難得出門一趟,卻被天公不作美,被雨困住,只得待在三十多平方米的房間里刷手機。這幾天的手機新聞,確實令人驚心動魄,大部分都是成都遭遇百年難遇大雨暴雨積水成災的消息和視頻。你看成都,把偌大一個省會城市,被大雨暴雨糟蹋得淋得落湯雞似的,多處街道積水成淵,商場出入口變成水簾洞,高架橋瞬間成了“紅旗渠”。成都,一夜之間,妥妥地變成了水上威尼斯。成都人也是的,都不知怎么說他才好,一夜之間,有的竟然變成了威尼斯的商人,開著水上摩托送外賣,有的開著水上汽車往返于上班下班路上,更有劃著小皮艇往來戲水的另類,那踩著滑滑板充當顯眼包的,那坐在水上打麻將的,哪個不瘋狂。嗨,成都,成都人,硬是把一場水災,玩成了世紀水上樂園。
雨一時難得停住,“問道青城山”基本成了泡影,不得不準備打道回府。老板娘看我們要走,有些不舍起來,可又不好意思挽留。我去跟老板娘道別,見在廚房里正在打包的老板娘,便客氣地上前招呼。老板娘腰間系著圍裙,抬頭微笑著:“我們這里也沒啥好東西,給你和那個姐姐一人一包我自己做的甜大蒜、甜洋姜?!蔽冶牬罅搜劬?驚訝得不知說什么才好。我們只是住宿顧客,老板娘把我們當成了親人,臨走時,還送我們她精心制作的比“特產”還“特產”的土特產。一下子,我的眼睛有些熱脹,為了不尷尬,努力地克制自己,千萬別讓眼淚掉了下來。
聞著噴香的金黃的甜大蒜,嗅著黑黝黝的甜洋姜香氣,一股暖流溢滿全身,這就是好客的青城山鎮大觀園人!
接過老板娘遞過來的禮物,我脫口而出:“這洋姜,讓我想起了我外婆的味道!”
早些年,我外婆做的甜洋姜,酸中帶甜,清脆柔綿,和老板娘做的一模一樣的口味,真的是味道好極了!
老板娘甜美地笑開了:“是嗎!”
“是的,是的!謝謝你,大姐,你太客氣了!”這時,我不叫她老板娘了,叫了她一聲大姐。大姐激動不已,我也激動不已,欣然跟大姐合影留念。
從青城山鎮大觀園回來,記憶不時打開閘門,那街那巷,那情那景,那溫馨,那溫暖,不時包圍著我,美滿著我,也不時地深邃著遙遠了的記憶。
本文內容系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舒 華(筆名:襾谷綠葉。四川省散文學會、四川省詩詞學會、四川省散曲學會、成都市金牛區作家協會會員,青年文學家成都發展中心理事,《眾創詩社》主編。在省內外刊物及網絡平臺發表文章多篇,出版詩集《綠葉絲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