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當年瓦良格號回國之路有多么不容易?
好不容易湊齊了錢,卻因為土耳其的阻撓,使得瓦良格號遲遲沒能運回來。
當年土耳其以擔心瓦良格號穿越過境時,弄壞他們國家的大橋為由,千方百計阻撓其回國,最后我國繳納了10億美元巨額保證金后,才把這艘鐵銹斑斑的航母運了回來。
國人也因此對土耳其這個國家少了幾分好感,那么這件事過后,我國又是如何對待土耳其的呢?
瓦良格的前世今生
其實大家對這艘航母早有耳聞,都或多或少聽過其故事,但多是些只言片語,今天我們詳細的了解一下。
前蘇聯為了能與美國在海軍上進行抗衡,在上世紀80年代下大力氣開始搞航母,當時蘇聯財大氣粗,造一艘沒有什么可比性,直接下達了造兩艘航母的計劃,一艘叫庫茲涅佐夫號,一艘叫里加號。
這庫茲涅佐夫號那名氣可大了,是現役俄羅斯海軍的主力艦艇,參與了世界各地不少重大事件。
而它的姊妹號里加航母似乎就不那么幸運了,因其名字是以拉脫維亞首都名字命名的,1990年拉脫維亞局勢不穩,里加號更名為瓦良格號。
庫茲涅左夫號開始執行任務了,里加號還沒建完,原本設計比庫茲涅佐夫號還先進,在沒完工前蘇聯解體了,建造任務擱置。
烏克蘭就順理成章成了瓦良格號的擁有者,但他沒有能力繼續建造下去。
這時俄羅斯便想將其買走,但烏克蘭出價太高,瓦良格號只能在碼頭擱淺,接受風吹日曬,這期間烏克蘭從瓦良格上拆走了動力系統和操作系統,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廢鐵。
這么大的一塊“廢鐵”老這么放著還不如賣了,于是烏克蘭在國際上開始放出拍賣航母的消息,要知道,前蘇聯的航母技術有多牛,因此很快就引來了全球多家公司的興趣。
而我國的一名叫徐增平的商人對這艘航母也頗有興趣,他在澳門開設有一家收益不錯的企業,于是便打算運回來改造成為娛樂城。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徐增平剛以2000萬美元競拍拿下瓦良格號時,1998年金融風暴席卷了香港和澳門,他的公司瀕臨破產的邊緣。
因而,他在繳納了部分保證金后,再也湊不出更多的錢,后來經過輾轉波折之后,先找到一家國企愿意出資幫助他,接著又是國家鼎力支持,這才把購買航母的錢給湊齊了。
購買這一步還算順利,但這艘航母從烏克蘭港口回中國就成了大問題,此時國際上明眼人也看出了中國在這上面的動機,瓦良格回國之路滿是荊棘。
土耳其的趁火打劫
當瓦良格號被拖著準備通過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時,遭到了土耳其的拒絕,理由是該船只體型太大,可能對周邊的碼頭設施和建筑造成破壞。
中方為此多次與土耳其溝通,都遭到其強硬拒絕,而且瓦良格號在土耳其碼頭擱淺,每天的管理費用更是不小的數目,這種行徑與強盜無異,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頭。
公司行為過不去,只能求助國家了,中國外交部與交通運輸部聯合組成考察團抵達土耳其,就瓦良格號通過海峽事宜進行了磋商。
經過多輪談判,中方以武器裝備和每年保證至少有200萬中國游客到土耳其來旅游為條件,土方勉強同意,最后在拖拽瓦良格號的動力船舶上土方又賺了一筆。
就這樣瓦良格號在土耳其港口滯留了兩年后,終于可以啟航回家了。
瓦良格號離開博斯普魯斯海峽后歸家之路并不通暢,在國際海域上又遭遇了颶風,承載中國人夢想的瓦良格號化險為夷,在準備通過埃及控制的直布羅陀海峽時,埃及也玩起了趁火打劫,無奈瓦良格號只能繞道好望角,經過印度洋,于2002年3月4日抵達大連港。
土耳其以為自己如此行徑,會遭到中國報復。
但中國又不美國,大國的心胸也不是小小土耳其能夠想得明白的,他們也沒想到中國對此事一概不提,還加強了與土耳其的交往,如今土耳其成為一帶一路上重要的樞紐,或許這就叫大國智慧吧。
參考資料:
知網 李晨 “瓦良格”號的傳奇往事
知網 石蹊 面對一艘未建成的航母,有人歡喜有人憂,試問:“瓦良格”究竟有多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